产业与贸易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姜中裕
    当代财经    2024, 0 (4): 113-126.  
    摘要18)      收藏
    在全球竞争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步伐,是政府创新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专利信息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相结合,测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并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提升,并且随着试点政策的深入推进,政策效应逐步提高。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通过促进城市知识资本积累、促进企业创新风险承担能力提高两个途径,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位于低等级或经济中心城市的企业、位于基础研究能力较强城市的企业,创新型城市建设赋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更新迭代,并建立企业创新风险多方分担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外部不确定性、数字化赋能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证据
    郭平, 胡君, 秦开强
    当代财经    2024, 0 (4): 127-140.  
    摘要18)      收藏
    外部不确定性加剧全球价值链收缩,成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深化数字化赋能将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稳固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采用2008—2019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与全球不确定性指数,研究外部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赋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决策与嵌入水平;外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加大供应链风险、降低生产效率以及阻碍技术创新来抑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显示,外部不确定性对小规模企业、高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较低制度环境水平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更大。企业与国家层面的数字化赋能将有效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政府亟须稳定企业外部风险预期,完善供应链风险应对机制,提升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力,以数字化赋能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贸易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制造业数字化与省际产业联动
    赵晓斐
    当代财经    2024, 0 (3): 111-123.  
    摘要38)      收藏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立足国内市场推进国内生产分工纵深发展是我国经济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制造业数字化视角研究省际产业联动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数字化显著提高了省际产业联动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明该结论稳健有效。第二,制造业数字化主要通过降低省际中间品贸易成本和提高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两条途径促进省际产业联动。第三,从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视角看,制造业数字化既加强了省际产业联动的集约边际,也拓展了省际产业联动的广延边际,尤其对跨区域广延边际的成效显著。从区域战略视角看,东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效应并不显著,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能促进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根据研究结论,应充分考虑各区域产业联动的内在逻辑,合理进行制造业数字化布局,强化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包容和优质的制造业数字化体系,带动各产业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
    赵春明, 刘珊珊, 李震
    当代财经    2024, 0 (3): 124-138.  
    摘要25)      收藏
    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提高企业末端治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效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排放的降低效应在高污染强度行业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和高能源消耗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共聚水平较高地区的减排效应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内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进入和高污染排放强度企业退出的动态更替,还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投入结构优化。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服务业开放政策,优化地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嵌入融合,赋能制造业绿色生产和绿色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国内价值链与企业技术创新
    史本叶, 杨馥嘉, 王晓娟
    当代财经    2024, 0 (1): 112-125.  
    摘要26)      收藏
    立足国内大循环助力创新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价值链的视角探究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利用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沪深交易所上市A股企业数据和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参与国内价值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数字金融对国内价值链创新驱动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参与国内价值链上下游环节能够产生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参与国内价值链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和高科技行业表现得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国内价值链参与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并优化地区间、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配置,进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放大参与国内价值链的创新驱动效应。因此,应加快完善国内大循环体系,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和资源配置,推进数字金融向纵深发展,以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企业创新效应
    宋跃刚, 郝夏珍
    当代财经    2024, 0 (1): 126-139.  
    摘要19)      收藏
    中国企业面临数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与创新水平“一高两低”并存的现实困境,利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突破企业创新发展困境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将多重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联系强度与结构洞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对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会因企业异质性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通过“贸易规模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吸收能力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企业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终止风险率。基于以上结论,应积极推动企业融入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并合理布局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由“被动嵌入”转向“主动利用”,推动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中间品贸易网络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杨志浩
    当代财经    2023, 0 (12): 107-119.  
    摘要36)      收藏
    开放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核心问题。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等,基于佩奇方法估计企业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进而研究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研究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使用混淆变量的影响阈值检验、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等缓解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通过要素成本、技术进步和工资提升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拓展分析发现,加大教育科技支持力度、提高国内上游供给能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助于缓解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作用。因此,应积极推动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二次分配和以慈善活动为代表的三次分配机制,加大财政、教育、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提升国内供应链的供给能力,积极培育国内市场需求潜能,进而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环境目标约束能够助推重污染制造业升级吗——来自“十一五”减排目标的证据
    包彤
    当代财经    2023, 0 (12): 120-132.  
    摘要37)      收藏
    在我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目标约束对引导制造业减排增效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将2006年“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数据构造了“年份-城市-二位数制造业”三维面板集,使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环保目标责任制对重污染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显著促进了重污染制造业升级,这一效应并非短期存在,并且在市场化程度越不完善、污染治理能力越低的地区,该效应越明显;机制分析表明,环保目标责任制一方面通过城市间、城市内行业间和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推动了重污染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污染企业创新数量、强化污染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实现重污染制造业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借助重污染制造业升级效应提高了行业能源效率和清洁程度,实现了节能减排,推动了重污染制造业绿色转型。因此,应设立具体并滚动调整的减排目标,打破市场分割,引导各地区依照比较优势打造产品,提高政府对高质量创新的评估准确性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环保目标责任制对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袁瀚坤, 韩民春
    当代财经    2023, 0 (11): 106-120.  
    摘要74)      收藏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经济发展因素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选择模型,诠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机理,并使用2007—2016年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因要素密集度、地理位置和企业性质的差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提升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东部地区、非国有以及非垄断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第三,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率渠道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第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出口产品质量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高于核心出口产品,优化了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工业用地的出让和经济效率
    卢圣华, 汪晖
    当代财经    2023, 0 (11): 121-132.  
    摘要41)      收藏
    作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探究产业政策如何影响资源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由工业用地微观交易数据、五年规划中重点产业信息、夜间灯光数据,以及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而成的数据库,探究了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产业政策导向的土地出让对工业用地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地理空间匹配的估计表明,处于重点产业的企业的拿地价格显著低于处于非重点产业的企业,且地块面积显著更大。相比于中央重点产业,地方重点产业的影响更大。非市场化出让方式是地方政府对重点产业实现土地要素倾斜的重要但并非唯一途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配置效率分析表明,产业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用地的经济产出和资源配置效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用地资源错配的现象。以上结论为理解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中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数字经济、地区性行政垄断与产业过度同构化
    于良春, 宫园园
    当代财经    2023, 0 (10): 109-120.  
    摘要34)      收藏
    数字经济对驱动产业体系重构、范式迁移,建设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构建了数字经济下封闭经济体内省际(省份间)销售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成本变化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变化及其对产业过度同构化的影响,并对该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利用测算所得的2011—2020年29个省份的产业同构化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产业过度同构化问题,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水平较高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降低产业同构化的作用更加显著;相邻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本地区产业同构化程度;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进而降低产业同构化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吗
    张晴, 于津平
    当代财经    2023, 0 (10): 121-132.  
    摘要31)      收藏
    绿色信贷政策重新配置信贷资源,促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绿色转型,为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绿色发展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合并数据,以2007年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机制检验可知,生产率效应与中间品替代效应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污染型中间品依赖程度越强,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越小;地区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有助于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因此,细化环境风险评定标准与绿色信贷政策指导目录,完善企业创新激励配套措施,破解资金与技术障碍,提升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缓解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国服务业综合改革的绿色创新效应
    刘胜, 徐榕鑫, 陈秀英
    当代财经    2023, 0 (9): 111-122.  
    摘要38)      收藏
    在服务化转型背景下,服务要素投入作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动力,由其部门综合改革所引发的绿色创新效应值得关注。现有文献强调了产业部门管制放松对服务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却忽略了服务业制度创新带来的绿色外溢效应。基于此,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的绿色创新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服务业综合改革能显著提高试点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服务业综合改革的绿色创新效应在国有企业、市场势力较强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服务业外资开放度及数字化程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服务业综合改革通过优化服务业中间投入结构、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费用、强化上下游产业间关联强度及建立绿色服务体系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在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应以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思路释放服务业改革的绿色红利,立足本地实际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先行先试探索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与典范,由此实现服务业治理现代化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诉求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工业机器人应用、要素流动与中国出口
    谷均怡, 赵春明, 李震
    当代财经    2023, 0 (9): 123-134.  
    摘要43)      收藏
    如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摆脱出口贸易低增长或负增长的困境是当前中国外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06—2016年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出口规模及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城市出口增长,这一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数量边际,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无明显变化;机器人通过吸引高技能劳动力流入和促进资本跨区域转移间接作用于城市出口增长;机器人应用推动了我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出口增长,并通过大幅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来实现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优化,但在出口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仍有待激发;考虑到城市间生产要素的关联性,机器人应用在促进本地城市出口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的出口扩张,存在虹吸效应,但总体上机器人应用显著推动了中国出口增长。研究结论意味着,机器人红利能够替代人口红利,为中国出口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点,但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更加注重区域外贸协调发展,谨防机器人应用进一步拉大外贸区域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数字化如何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
    罗军
    当代财经    2023, 0 (7): 108-120.  
    摘要36)      收藏
    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数字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和清洁性的特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系统分析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数字化促进了制造业绿色发展。异质性研究表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和数字技术异质性会对数字化赋能效果产生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主要通过优化要素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四条路径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但生产规模扩大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最优区间,在此区间,数字化赋能效应最大。因此,应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畅通数字技术赋能传导路径,将环境规制强度维持在合理区间,以实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数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研究
    王晶晶
    当代财经    2023, 0 (7): 121-131.  
    摘要61)      收藏
    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是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结合2002—2020年我国数字企业上市公司年报与中国创新专利研究数据库,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显著为正,且对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通过交易成本节约、市场规模扩张以及数字化升级机制的发挥驱动数字企业创新。第三,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行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小规模数字企业、非国有数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更为显著;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显著。因此,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东道国数字平台,对接东道国数字标准与规则,切实把握全球数字市场机遇,合理布局数字企业“走出去”,以实现数字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国内价值链循环与能源效率
    陈果, 李宝玺, 程时雄
    当代财经    2023, 0 (6): 106-118.  
    摘要38)      收藏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外部冲击,全球价值链断裂风险增加,中国开始更多地谋求国内大循环的发展,这深刻地影响了能源的消费和利用。首先运用省份嵌入全球的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来源地的角度构建了国内价值链嵌入指标,以测算各省份-行业参与国内价值链循环的程度;然后基于2002—2017年中国30个省份13个制造业的三维数据,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国内价值链嵌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国内价值链嵌入显著抑制了能源效率,这一结论在考虑替换变量、改变聚类标准误、剔除样本极端值、使用工具变量等因素后仍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低污染行业、高技术行业、2008年之前、沿海地区,国内价值链嵌入对能源效率的负向影响均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国内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和生产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抑制了能源效率提升。因此,要优化国内价值链产业布局,提高各环节的分工合作水平,推动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
    徐晔
    当代财经    2023, 0 (6): 119-130.  
    摘要28)      收藏
    创新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涵盖的技术与数据等都离不开知识资源的供给。知识产权试点政策作为引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是保护知识财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8—2019年中国262个城市的数据,运用多期政策效应估计方法(CSDID),探究试点政策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随着试点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政策效应逐步提高;对于不同批次确立的试点城市,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可以通过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提高本地区技术吸纳量这两条途径来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强度大或数字政府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要扩大知识产权试点规模,完善细化试点制度措施,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并加强数智政府建设,以实现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文化自信与文化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
    汪颖
    当代财经    2023, 0 (5): 106-118.  
    摘要79)      收藏
    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是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首次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文化自信进行量化,基于2008—2017年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六分位文化产品贸易统计数据,采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文化自信对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对自身优秀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为重要内容的文化自信,会对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持久性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信任是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重要影响渠道。文化自信还会对文化距离与文化产品贸易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机制,间接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因此,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升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政府应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宣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范围和影响力;企业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要素在文化产品中的融合与创新,让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保持文化产品长久竞争优势的最深厚的根基和最丰富的滋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对数字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林挺
    当代财经    2023, 0 (5): 119-130.  
    摘要60)      收藏
    信息技术升级培育了信息产业新业态,提升了全社会的创新效率,也催生了数字经济。针对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呈现的南北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特征,以《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为政策评估对象,结合2010—2019年62座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从数字产业生产要素集聚程度、数字产业化规模、数字产业价值化水平三方面,测度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并佐以空间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剖析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实施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政策加速了数字产业人力资源、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的区域性集聚,壮大了区域性数字产业化规模,但对区域性数据要素的产业贡献水平和产业价值化水平的提升无显著影响;同时,相关政策实施的净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政策实施对南方地区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北方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区域贸易协定与企业出口韧性
    魏昀妍, 岳文, 韩剑
    当代财经    2023, 0 (4): 106-117.  
    摘要126)      收藏
    区域贸易协定不仅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危机下稳定贸易发展、保障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通过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研究情境,重点探讨危机之前签订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对我国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是增强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原因,这一结论在经历了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减少企业出口风险和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区域贸易协定增强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更有助于增强融资约束较高以及年龄较大企业的出口韧性;进一步研究揭示了,相对于企业出口恢复程度,区域贸易协定对企业抵御风险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可将区域贸易协定目的国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以便尽可能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负面效应。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区域贸易协定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差异,进而有效增强企业出口韧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刘振林
    当代财经    2023, 0 (4): 118-130.  
    摘要156)      收藏
    数字经济的影响日益广泛,其对当前国际投资领域的效率、结构、区域布局以及跨国企业的投资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变化。基于全球125个东道国(地区)样本2003—2020年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倾向于投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道国(地区),而且在那些具有更高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开放程度与经济自由度特征的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国OFDI的作用也更大;Ward系统聚类、自然断点分组结果显示在东道国(地区),只有较高的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才会显著促进我国对东道国(地区)的OFDI的增加;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贸易成本效应、投资便利效应两个重要渠道作用于我国OFDI;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结果发现,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对邻近地区OFDI产生挤出效应,并且挤出效应不会随着距离阈值的增加而衰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中国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
    汪宁, 程大中
    当代财经    2023, 0 (3): 106-118.  
    摘要74)      收藏
    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且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利用企业贸易网络破解企业创新困境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创新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首先构建一个企业贸易网络与同伴创新博弈模型,然后基于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贸易网络中同伴企业的技术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即企业贸易网络中存在创新同群效应,且垂直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知识溢出,而水平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竞争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具有高阶性质,且在供应商垂直同伴样本和共享客户水平同伴样本中更显著,并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因此,要合理布局企业贸易网络,确立竞争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政策的网络溢出效应,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当代财经    2023, 0 (3): 119-130.  
    摘要63)      收藏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出口市场规模、初始生产率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陈雅
    当代财经    2023, 0 (2): 106-119.  
    摘要75)      收藏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研究
    霍春辉, 吕梦晓, 张银丹
    当代财经    2023, 0 (2): 120-131.  
    摘要104)      收藏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驱动载体,数字新基建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探究数字新基建影响国内价值链循环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国内价值链循环。供给侧驱动效应下数字新基建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国内价值链循环,而需求侧驱动效应下消费升级是其推动国内价值链循环的中介机制。异质性研究表明,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消费品市场分割程度高的地区,数字新基建的赋能作用会被削弱。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新基建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价值链增加值,且这一影响效果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上述研究表明,应重视数字新基建在构建产业链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与全局性作用,分行业、分地区、分步骤地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新基建的部署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触发了“波特效应”吗——来自中国水污染企业的微观证据
    郭雨蕙, 吴瀚然, 章政
    当代财经    2023, 0 (1): 108-119.  
    摘要31)      收藏
    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基础的环境规制工具,其“以新代旧、以严替宽”的动态提升过程是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手工收集整理中国2005—2013年出台的60项行业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信息,利用同期中国水污染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标准提升能否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触发“波特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标准提升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2.28%,且该影响在达标压力高的企业、融资能力强的企业和执法力度强的区域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通过内含于设备升级改造的物化技术进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方式实现绿色转型。进一步地,标准提升虽然未能增加企业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但是显著提高了企业专利质量;同时,受冲击行业的技术改造需求间接诱致其上游装备制造业的绿色专利研发,“波特效应”向上游产业溢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中国区域一体化如何影响碳排放效率
    徐斌, 柯达, 刘杨倩宇
    当代财经    2023, 0 (1): 120-131.  
    摘要24)      收藏
    基于2003—2019年中国除西藏、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了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水平构造了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并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区域一体化与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且该作用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不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若产业结构水平过低或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则存在通过降低区域一体化水平来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次优策略;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邻近省份的碳排放效率,但该溢出效应亦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因此,应当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保障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也要主动作为,在环境保护投资中分配更多的财政支出,着力培育地方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区域一体化战略;碳排放政策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外部需求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环境绩效
    王青峰, 谢娟娟
    当代财经    2022, 0 (12): 99-110.  
    摘要24)      收藏
    结合中国实际,尝试从外部需求视角入手,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多产品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外部需求与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模型,诠释了外部需求变动对多产品出口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机理;基于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了外部需求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需求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外部需求提升能够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和绿色技术进步来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在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企业出口转内销也有利于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研究结论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中国不同收入群体进口价格指数估算
    陶宏展, 宋涛
    当代财经    2022, 0 (12): 111-123.  
    摘要23)      收藏
    研究不同收入群体进口价格指数对衡量各收入群体生活成本变动和揭示国际贸易价格效应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异质性视角下特定收入群体进口价格指数的结构性理论框架,并结合替代弹性混合估计方法,利用CEPII-BACI进口产品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首次测算了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进口价格指数,分析了不同收入群体进口价格通胀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收入群体进口价格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经历了更高的进口价格通胀,工业制成品进口价格指数的快速增长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经历更高进口价格通胀的主要原因。在实施扩大进口战略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同时,需要防止进口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成本造成较大负面冲击和加剧其脆弱性,实施相应的公共福利政策,增强其应对贸易冲击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数据善用与数据安全共治机制研究
    王申, 许恒
    当代财经    2022, 0 (11): 100-112.  
    摘要54)      收藏
    数据要素的价值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伴随风险。数据使用存在隐蔽性,开发和使用数据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不容易在短期被明确识别,这滋生了数字经济企业滥用数据以寻求更高收益的动机,此时更大规模的数据使用反而损害了数据安全甚至降低社会福利。通过在不完全信息的数据环境中构建监管者对数字经济企业使用数据的范围和规模的规制机制,寻找数据价值化和数据安全的平衡点以及相应的均衡条件。监管者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调整数字经济企业使用数据的规模弱化和消除后者滥用数据的道德风险动机,激发数据善用,实现数据安全;但防范数据滥用的机制的实施将同时降低企业使用数据的规模,不利于数据要素的价值溢出。因此,为统筹数据安全与数据价值的共存、推动数据善用与数据安全的共治机制有效运行,监管者应通过调整滥用行为识别力度来改善信息结构,以及通过调整滥用行为的处罚力度来实现监管前置,帮助数据治理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数字化、制度环境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史言信, 熊天任
    当代财经    2022, 0 (11): 113-124.  
    摘要82)      收藏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中之重,而数字化设施建设和技术运用是驱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水平与制度环境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基于2012—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数字化水平、制度环境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环境对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U型调节作用;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建议在持续和因地制宜提升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还需坚定不移和循序渐进地优化制度环境,进而有效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创新决策:企业韧性视角
    李恩极, 张晨, 万相昱
    当代财经    2022, 0 (10): 102-114.  
    摘要120)      收藏
    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增强发展韧性、提升创新水平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共同因子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韧性进行了估算,并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韧性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韧性水平的差异会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产生门槛效应,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低韧性企业会减少创新活动,高韧性企业会增加创新活动;企业韧性的门槛效应在不同市场化地区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均存在;不同韧性企业的创新收益预期、融资约束和管理层风险偏好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企业韧性门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企业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替代,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融资。经济政策不确定情境下的创新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对企业破产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机器人的应用对我国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
    杜两省, 马雯
    当代财经    2022, 0 (10): 115-125.  
    摘要108)      收藏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鲜有文献从微观的视角深入探究企业使用机器人对出口升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匹配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数据,以企业机器人进口作为代理变量,研究了机器人的使用对出口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促进了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的企业出口升级,在替换度量指标、更换不同维度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机器人的使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在本土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行业和竞争程度低的行业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可变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出口升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区域技术进步与国内国际双重价值链嵌入
    何雅兴, 余婕
    当代财经    2022, 0 (9): 100-112.  
    摘要106)      收藏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发挥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双重价值链嵌入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技术进步对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技术进步通过单一国内价值链分工、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融合的双重分工推动了国内价值链的深化。第二,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区域和部门异质性。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抑制其嵌入浅层全球价值链分工;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国内价值链嵌入的作用途径与全样本一致。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并没有使其更深入地嵌入价值链分工,特别是最为复杂的双重分工;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抑制其嵌入浅层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其更深入地参与国内价值链分工。第三,技术效率增长是技术进步影响双重价值链分工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出口复杂度——基于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实证研究
    王梦颖, 丛聪, 张诚
    当代财经    2022, 0 (9): 113-123.  
    摘要129)      收藏
    以新兴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对新兴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新兴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数字服务出口三个渠道提升新兴服务的出口复杂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基础设施对细分新兴服务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维修维护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而对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行业不存在明显影响。因此,在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加大对新兴服务贸易的投资,又要注重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李丹, 武杰, 董程慧
    当代财经    2022, 0 (8): 99-111.  
    摘要119)      收藏
    将增加值贸易总分解方法拓展到数字贸易层面,基于贸易数字化视角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测度框架,从双向数字关联、数字化依存度及国际比较等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利用层级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前向参与方式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数字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处于中游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占据制造业数字贸易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前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后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集中度较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对属性因子和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属性因子的正向变动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全球钨制品贸易格局及中国钨制品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朱文兴, 殷莲甜, 刘道林, 许菱
    当代财经    2022, 0 (8): 112-123.  
    摘要72)      收藏
    全球钨制品贸易格局的演变受各国间贸易依赖程度的影响,基于经济相互依赖理论,采用复杂贸易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球钨制品贸易格局及中国所处的竞合环境,探究了中国重点合作伙伴和贸易结构优化方向。研究表明,当前全球钨制品贸易呈现出“多中心化、碎片化”格局:国际贸易区域化明显,整体贸易依赖度持续偏低,贸易联系较为松散;核心进口国对全球钨制品贸易流动的主导作用加强;中国处于全球钨制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贸易独立度与反控制能力有所提升,但资源配置及贸易控制能力较弱,面临出口大国博弈和进口市场制衡的双边困境。为应对全球钨制品贸易竞合环境,中国应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利用好欧洲与亚太地区两大市场,与进口国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并创新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双循环新格局促进了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创新能力和产品空间的视角
    李惠娟, 李文秀, 代丹丹
    当代财经    2022, 0 (7): 100-111.  
    摘要64)      收藏
    “两头在外”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使中国数字贸易陷入“模仿创新”和“低端锁定”的困境。基于创新能力和产品空间的视角,使用投入产出方法,探讨双循环新格局是否能够促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参与国际循环通过后向模仿创新能力中介渠道对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而参与国内循环通过前向自主创新能力中介渠道促进了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其促进作用分别受产品空间密度和技术复杂度的调节影响。拓展分析揭示了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数字贸易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为中国数字贸易企业应对逆全球化和外部风险的冲击与挑战,形成双循环新格局,特别是利用国内统一大循环的超大规模优势来培育本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空间密度和技术复杂度,最终实现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周念利, 包雅楠
    当代财经    2022, 0 (7): 112-122.  
    摘要66)      收藏
    数字服务已经广泛且深刻地融入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本文基于2005—2018年42个经济体1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就经济体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可通过“配置效应”“研发创新效应”和“低技能劳动要素替代效应”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并且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样本回归可得,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提升制造业行业专业服务化、通信服务化和金融服务化水平均有促进作用;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国家的数字服务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制造业行业所处价值链位置越高,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该行业服务化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