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2-15
    理论经济
    住房租赁平台中的定价行为与策略——来自贝壳找房的证据
    陈立中, 唐恬
    2023, 0(2):  3-14. 
    摘要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台经济时代,平台的定价行为备受关注。租赁平台在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利用贝壳找房平台武汉市场住房租赁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住房租赁平台存在差别定价行为。贝壳找房平台对线上客源的定价较线下客源低约3.2%,对同源平台客源的定价较竞争平台客源低约2.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性别来看,平台对男性线上客源和女性线上客源的定价优惠力度趋同;对男性客源,平台间竞争效应不显著;对女性客源,平台对同源平台客源的定价更低;从年龄来看,与非“90后”线上客源相比,平台对“90后”线上客源的优惠力度更大;对“90后”客源,平台间竞争效应不显著;对非“90后”客源,平台对同源平台客源的定价更低。这表明,支持线上租赁平台建设、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经纪品牌以加盟方式加入平台、反对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对不同客源进行差别定价有利于租赁平台健康规范发展。
    摆脱路径依赖:金融科技区域差异化发展的逻辑与检验
    王小华, 周韩梅
    2023, 0(2):  15-27. 
    摘要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传统金融发展相似,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也大体表现出东部城市领先、中西部部分城市落后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那么,金融科技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利用我国291个地市级城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所呈现出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主要源于传统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地方政府增加创新资金投入对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摆脱路径依赖,实现金融科技发展的路径创造。因此,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大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在金融行业的推广应用,积极打造金融科技发展高地,通过自主科技创新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引导金融科技发展摆脱传统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金融科技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创造。
    公共经济与管理
    数字经济对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格局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不同分配方案的比较
    陈鑫, 刘生旺
    2023, 0(2):  28-42. 
    摘要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数字经济在地区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对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格局造成了冲击。基于2008—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企业所得税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格局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现行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规则下,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少数地区企业所得税分配受益,而多数地区受损。异质性分析表明,现行分配规则不利于中、高财政压力地区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形成,增加了这些地区企业所得税转出的可能性,加深了这些地区企业所得税转出的程度。因此,为更好地应对数字经济对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的冲击,以实现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未来的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应采用消费地原则三因素法进行分配,或者采用生产地原则三因素法辅之以基于各地消费贡献的财政分配方式。
    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吗——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纪亚方, 梁日新, 池亚楠
    2023, 0(2):  43-54. 
    摘要 ( 2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违规行为是阻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防范治理企业违规行为,对于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能否以及如何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借助“金税三期”税务稽查系统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基础,提高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精准治理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企业违规行为成本。
    现代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能否降低融资的地理排斥
    张兵, 孙若涵
    2023, 0(2):  55-67. 
    摘要 ( 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科技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痛点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看,金融科技发展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利用2011—2020 年银行分支机构数据、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数据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的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理距离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排斥,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但地理距离始终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大银行占比较高和银行竞争程度较高时以及在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中,金融科技发展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是金融科技得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关键所在。因此,应既加强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又优化银行物理网点布局,为促进金融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和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赋能。
    金融错配与企业金融化
    桂燕, 吕江林, 汪洋
    2023, 0(2):  68-80. 
    摘要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金融错配理论上会通过企业投资组合选择促进企业增加金融投资。基于我国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错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化;金融错配主要促进了长期金融资产和类金融资产投资,前者在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突出,后者仅在盈利能力弱和国有企业中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通过提高融资约束和扩大金融与实体收益差促进企业金融化,并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影响表现出动机异质性。如受金融错配的影响,企业增加长期金融资产投资,是出于缓解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获取高额金融回报的主动逐利动机,而增加类金融资产配置仅是迫于主业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被动逐利动机。进一步检验揭示,利率管制放松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能弱化金融错配作用下的企业金融化,但主要是弱化类金融资产配置。未来,相关部门有必要深层次地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需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多层次全链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服务精准落地,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管理
    创客团队成员关系如何影响团队应急绩效——考虑平台组织的协同作用
    刘耀彬, 王梦露, 熊立
    2023, 0(2):  81-93. 
    摘要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球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防控的双重影响下,作为中国“双创”事业主力军的创客们面临着“非有内忧,必有外患”的多变环境,提升团队应急处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当前研究未充分关注到创客团队自身的网络关系特征对其应急处理绩效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研究认为创客团队成员间的关系特征可能影响他们的即兴行为及类型,进而影响团队应急处理绩效;创客平台组织可通过特定的创业培训手段优化上述影响机制。来自38家平台的162个创客团队(639名成员)的问卷数据显示,团队成员网络关系强度、异质性和非正式性分别对团队双元即兴产生负向、倒U型和正向影响,并间接影响团队应急处理绩效;平台的人际关系技能培训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能弱化关系强度的负向作用、优化关系异质性的倒U型影响曲线和增强关系非正式性的正向作用。本研究创新地关注到创客团队构成对其应急绩效的原生性影响,提议平台组织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帮助创客企业可持续发展。
    同群企业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降风险还是增收益
    吴芳
    2023, 0(2):  94-105. 
    摘要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家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面临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家族企业的创新水平意义重大。已有研究通常将家族企业视为独立决策的个体,忽视了其他企业的影响。结合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探讨同群企业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可以为解决家族企业创新投入不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实证结果表明,同群企业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信息获取性模仿是其中的主要机制,而竞争性模仿的作用并不显著,表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同群效应的本质在于降低风险而非增加收益。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对上述效应具有异质性影响。当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度较弱或公司处于衰退期、公司外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或公司处于东部地区时,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同群效应更为显著。
    产业与贸易
    出口市场规模、初始生产率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陈雅
    2023, 0(2):  106-119. 
    摘要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研究
    霍春辉, 吕梦晓, 张银丹
    2023, 0(2):  120-131. 
    摘要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驱动载体,数字新基建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探究数字新基建影响国内价值链循环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国内价值链循环。供给侧驱动效应下数字新基建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国内价值链循环,而需求侧驱动效应下消费升级是其推动国内价值链循环的中介机制。异质性研究表明,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消费品市场分割程度高的地区,数字新基建的赋能作用会被削弱。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新基建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价值链增加值,且这一影响效果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上述研究表明,应重视数字新基建在构建产业链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与全局性作用,分行业、分地区、分步骤地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新基建的部署质量与效率。
    现代会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事业的重大成就、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
    郭鹏飞
    2023, 0(2):  132-143. 
    摘要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审计事业在管理体制、法治建设、审计业务、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整改、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经验在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审计的领导,保障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国家审计服务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局;坚持为人民审计的立场,把维护人民利益的宗旨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坚持依法审计,发挥国家审计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用;立足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强化经济监督与政治监督的贯通;增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审计要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环境信用评价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钟海燕, 王江寒
    2023, 0(2):  144-156. 
    摘要 ( 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以2014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实施为契机,并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机制分析发现,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作用是通过提高多元治理主体的合规性压力和激励引导作用而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环境监管力度强、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和媒体环境监督力度强可强化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