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15
    理论经济
    书香四溢: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创新知识溢出
    宋丽娟, 余泳泽
    2023, 0(3):  3-14. 
    摘要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创新文化体系中,图书馆是开展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技术要素市场中的重要供给方。创新主体在图书馆文化交流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从而在产业研发和技术外溢等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利用城市公共图书馆和工业企业专利引用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对于工业企业创新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表现为提升了所在城市企业的专利引用数量。这种溢出效应在东部区域、大型城市以及大型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所带来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实现,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的知识集聚功能促进了产学研合作,进而带来创新知识溢出;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建设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带来人力资本流入,从而实现创新知识溢出。此外,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溢出效应。
    经济正义、数字资本与制度塑造
    武西锋, 杜宴林
    2023, 0(3):  15-27. 
    摘要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资本是资本与数据紧密结合形成的一种新资本形态,其本质是资本利用技术将数字经济的最关键生产资料(数据)私有化。经济正义正是这种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变革的必然产物,是政治国家规制数字资本的价值表达,拥有独立的存在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功能,能够拓展和丰富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种类和内容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我国既要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资本,又要努力推动实现经济正义。二者价值立场不同,张力客观存在,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制度破解困境是一个稳健可行的方案。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表明,数字资本具有制度可塑性,其发展模式不取决于资本自身,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塑造。据此,我国可以构建由政治基本制度、数字经济价值观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经济法治制度和政府主导的技术规范制度共同组成的“四维”制度塑造体系,不但能有效舒缓张力,而且可以使数字资本在连续的良好的制度塑造过程中回归社会主义本质。
    公共经济与管理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基于财政政策强度和结构双重视角分析
    金春雨, 徐悦悦
    2023, 0(3):  28-40. 
    摘要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利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强度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债务可控三大经济目标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下行时期,低强度的税收政策与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协调组合能够快速地促进经济恢复,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经济过热时期,高强度的税收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有效地稳定物价水平,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经济平稳时期,高强度的财政支出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降低政府债务三大调控目标。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时期的政策目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合理比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期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张维刚, 欧阳建勇
    2023, 0(3):  41-54. 
    摘要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并优化结构、提升绩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绝对水平不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实证考察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财政纵向失衡扩大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农支出也显著增加,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完善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良性竞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金融
    数字人民币、国际经贸联系与宏观经济波动
    许文立, 王文甫
    2023, 0(3):  55-69. 
    摘要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从国际经济的视角来研究数字人民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数字人民币流动性服务和资产服务特征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数字人民币发行、跨境使用的国际经济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人民币发行与跨境使用可以稳定由外生技术和政策冲击引起的本国经济波动,同时加强中外经济与金融联系,且主要是通过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联系来实现。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限制差异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但对外国的数字人民币持有和净出口有较大影响。数字人民币的流动性越强,越能稳定本国冲击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但可能会加剧国际经济波动。以上结论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分环节、分步骤、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并注重对跨境使用限制的动态调整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可转债发行前的炒作效应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
    刘娥平, 秦浩原
    2023, 0(3):  70-81. 
    摘要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10—2022年发行可转债和普通债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的分析师报告和股市表现的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于发行普通公司债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与分析师之间存在潜在的炒作行为,并形成正的股价效应。具体而言,在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告的前180天,分析师报告的语调积极程度显著上升,消极程度显著下降,特别是前90天的反应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前20日的市净率、股票价格和流通市值的平均上涨幅度显著更大,且公告日前20天的累计异常回报率显著更高,这导致了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后续的股权稀释成本降低。实证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可能存在炒作现象。上述研究结论挖掘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告前的股价异常现象和股价变化传导机制,同时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和公众投资者保护提供参考。
    企业管理
    “惩一”必定“儆百”吗?处罚公告的有利比较效应研究——来自舞弊决策的实验证据
    陈邑早, 王圣媛
    2023, 0(3):  82-93. 
    摘要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利比较是个体在进行不道德决策中一种常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通过与更恶劣的行为进行比较来降低自身实施不道德行为的道德谴责感。那么,现实中是否存在可能诱发个体产生有利比较的信息来源呢?理论上,监管处罚公告中披露的涉案金额相当大,社会影响相当恶劣的舞弊案例可能成为这样的潜在信息来源。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年度业绩报告情景,设计一个舞弊决策的实验室实验考察处罚公告中的严重型案例信息对小额舞弊决策者舞弊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支持有利比较效应假说,即相比未受严重型案例信息诱导的被试,受到严重型案例信息诱导的被试在实验决策中的业绩虚报程度更高,且这一影响主要存在于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被试中。此外,受到严重型案例信息诱导的被试在舞弊后表现出的负性情绪水平更低。
    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祁怀锦, 刘斯琴
    2023, 0(3):  94-105. 
    摘要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2017年开始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4—2020年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对于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企业,该政策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企业声誉风险和融资便利性是该政策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以及环境规制较弱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及复制和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具有实践意义。
    产业与贸易
    中国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
    汪宁, 程大中
    2023, 0(3):  106-118. 
    摘要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且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利用企业贸易网络破解企业创新困境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创新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首先构建一个企业贸易网络与同伴创新博弈模型,然后基于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贸易网络中同伴企业的技术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即企业贸易网络中存在创新同群效应,且垂直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知识溢出,而水平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竞争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具有高阶性质,且在供应商垂直同伴样本和共享客户水平同伴样本中更显著,并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因此,要合理布局企业贸易网络,确立竞争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政策的网络溢出效应,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2023, 0(3):  119-130. 
    摘要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现代会计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能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吗
    杨李娟, 熊凌云
    2023, 0(3):  131-143. 
    摘要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已经迈入“管资本”为主的新阶段,研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成效、机制以及改革所致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改革样本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且主要是抑制过度投资。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减轻政策性负担两条内在机制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改革力度越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越强;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提高投资效率促进了国有企业公司价值的提升。因此,要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动政府放权改革,发挥公司监督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和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
    王雪, 廖强, 王钰涵
    2023, 0(3):  144-156. 
    摘要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8—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季度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对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发布自愿性业绩预告的概率以及业绩预告的稳健性和精准度。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改善管理层激励不足和健全监督机制两条路径提高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改善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效果在分析师和审计师治理不足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善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效果随控制链的延长逐渐减弱。因此,需稳步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范围,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架构和监督水平全面优化,确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