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2-10-15
    理论经济
    外地人口流入与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
    林文, 邓明
    2022, 0(10):  3-14. 
    摘要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是影响政府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居民再分配偏好数据与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外地人口比重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外地人口流入显著抑制了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同时,农业户口的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受外地人口流入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户口的本地居民,外地人口流入对本地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本地居民中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机制研究表明,外地人口流入对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具有异质性传导机制。一方面,外地人口流入通过提升本地居民的风险规避偏好和降低本地居民的公平信念强化了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另一方面,外地人口流入也会通过提高本地居民的向上流动预期和降低本地居民的群体信任来抑制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
    高质量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来自高校扩招政策的证据
    何小钢, 黄莹珊, 朱国悦
    2022, 0(10):  15-27. 
    摘要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质量人力资本是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基于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外生政策构造的准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人力资本扩张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且这一影响随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强。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劳动者技能水平,而技能劳动进一步诱发了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提升了城市内部的研发能力,由此共同推动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扩张对东部城市、创新基础较好、资本品进口增长更快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创新提升效应更大。分产业来看,人力资本对城市第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时,也要注重产业政策的配套,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以推动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公共经济与管理
    政府间预算:转移支付分配的本质与挑战
    周美多
    2022, 0(10):  28-39. 
    摘要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和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制度是深化财政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传统预算的分析表明:分级预算的概念容易导致转移支付分配和预算过程的脱嵌,从而引发重复预算、预算碎片化、预算软约束等一系列问题,而“政府间预算”作为一种跨层级的预算概念有助于实现二者之间的耦合。理论分析表明:“政府间预算”具有双重预算主体、两个预算维度,预算流程上下交互,被援助方收入不确定,支出软约束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领域的改革已经在上述五个方面作了很多改善,但“政府间预算”仍需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预算参与主体的职能分工、细化专项转移支付分配、在“自上而下”的预算流程中吸纳“自下而上”需求、提高被援助方收入确定性、平衡支出控制与弹性、共享政府间预算信息,从而不断提高政府间预算的有效性。
    异质性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的非对称影响
    姚林香, 彭瑞娟, 徐建斌
    2022, 0(10):  40-51.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政府补贴是激励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从政府补贴的异质性视域探究企业创新绩效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基于2012—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性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的非对称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补贴与非创新补贴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创新补贴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非创新补贴;创新补贴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显著为正,但非创新补贴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补贴不仅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而且能够显著影响企业风险投资的获取,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因此,为充分发挥政府补贴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需要优化政府补贴结构,逐步提高创新补贴规模与强度;完善补贴项目的甄选和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创新补贴效率;搭建创新补贴公共平台,充分发挥创新补贴的信号效应。
    现代金融
    人口结构与国际资本流动:自然利率渠道
    杜婕, 张宇
    2022, 0(10):  52-63. 
    摘要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因素是影响长期资本流动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中国不仅面临人口规模即将见顶、远期或将急剧萎缩的总量问题,也面临少子化、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结构性问题,人口快速老龄化将拉低中国均衡状态下的利率水平,即自然利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刻画自然利率渠道的存在和运转机制发现,人口结构变动能够影响均衡状态下自然利率的相对变化,进而影响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即自然利率是人口变动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劳动人口从相对富余变得相对稀缺,将影响生产活动的劳动-资本投入比,从而推动劳动者工资率上升,自然利率快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在开放经济下,中国将逐渐成为资本净流出经济体,面临资本净流出困境。人口变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且难以扭转。因此,中国有必要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提升生育率,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做好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用模式优化——基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比较研究
    徐辉, 荣晨, 潘高远
    2022, 0(10):  64-75. 
    摘要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模式,在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循环中,要求资金的供给和融通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结合,即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两者不可或缺、相互兼容。从银行信用影响因素、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效率、产融结合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更加容易获得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具有重要的补充特征,缺乏短期贷款的企业通常以更多的商业信用来补充,获得短期贷款越多的企业对下游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企业使用商业信用对营业收入利润率产生正向影响,而使用银行信用对营业收入利润率产生反向影响;企业获得商业信用提升了风险承担能力,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却降低了风险承担能力。因此,应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促进商业信用发展,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商业信用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
    新产品脱销对消费者购买后悔的影响
    刘建新, 范秀成, 张成虎
    2022, 0(10):  76-89. 
    摘要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产品脱销经常被消费者视为重要的情境线索而产生冲动性购买,并因此产生购买后悔,但目前相关的研究严重不足。基于反事实思考理论和元情绪体验理论,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考察新产品脱销影响消费者购买后悔的内在机理与边界条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新产品脱销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后悔,需求性脱销较比供应性脱销更容易引起消费者更大的购买后悔;反事实思考与元情绪体验共同中介新产品脱销对消费者购买后悔的影响;消费者自恋会调节反事实思考与元情绪体验的共同中介效应,即高自恋者更容易让元情绪体验中介效应占优,而低自恋者更容易让反事实思考中介效应占优。这些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与丰富新产品脱销理论,而且有助于促进相关管理实践的发展。
    道德型领导对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曹元坤, 余疆, 吕备
    2022, 0(10):  90-101. 
    摘要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一追求利润而忽视组织中其他重要事项的底线心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鲜有实证研究从领导风格的角度探讨如何减少底线心智及其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构建一个道德型领导通过抑制员工的底线心智进而减少职场不文明行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底线心智在道德型领导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和谐型激情的调节作用。对93名领导和316名员工在两个时间段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道德型领导有利于降低员工底线心智,进而减少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员工和谐型激情负向调节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底线心智的作用以及道德型领导通过底线心智对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的间接影响。
    产业与贸易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创新决策:企业韧性视角
    李恩极, 张晨, 万相昱
    2022, 0(10):  102-114. 
    摘要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增强发展韧性、提升创新水平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共同因子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韧性进行了估算,并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韧性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韧性水平的差异会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产生门槛效应,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低韧性企业会减少创新活动,高韧性企业会增加创新活动;企业韧性的门槛效应在不同市场化地区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均存在;不同韧性企业的创新收益预期、融资约束和管理层风险偏好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企业韧性门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企业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替代,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融资。经济政策不确定情境下的创新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对企业破产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机器人的应用对我国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
    杜两省, 马雯
    2022, 0(10):  115-125. 
    摘要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鲜有文献从微观的视角深入探究企业使用机器人对出口升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匹配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数据,以企业机器人进口作为代理变量,研究了机器人的使用对出口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促进了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的企业出口升级,在替换度量指标、更换不同维度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机器人的使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在本土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行业和竞争程度低的行业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可变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出口升级。
    现代会计
    大股东认购对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基于竞价发行方式下统一价格拍卖机制的分析
    杨鸣京
    2022, 0(10):  126-136. 
    摘要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文献认为,定向增发是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工具。然而,在定向增发的竞价发行方式下,大股东参与认购不能进行报价,只能以投资者的竞价结果并按事先承诺认购的股份数进行认购,因此大股东操控发行价格的空间和方式会受到抑制。那么,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认购会对投资者的报价行为和发行价格产生影响吗?以2006—2021年采用统一价格拍卖机制进行定向增发的事件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竞价发行下大股东参与认购对投资者报价行为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东参与认购向投资者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提高了投资者的报价水平和申购数量,进而提升了发行价格并降低了发行折价。机制检验表明,大股东是通过影响投资者需求曲线形态来影响发行折价的,而不是大股东和参与竞价的投资者合谋,也不是大股东在认购前隐藏了坏消息。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减税降费与实体企业“高成本”现象
    信春华, 张笑愚, 祖楠楠
    2022, 0(10):  137-148. 
    摘要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实体企业成本高和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与代理理论,以2012—2020年A股实体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实体企业成本黏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探讨了减税降费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加剧了实体企业的成本黏性;减税降费能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实体企业成本黏性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在股权质押期间,控股股东主要是出于合法性动机而不是掏空动机而影响实体企业成本黏性的;减税降费有助于缓解控股股东的合法性动机。因此,要赋予实体企业一定的规制合法性,加强对股权质押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