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15
    理论经济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使用与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理论与实证
    戚聿东, 丁述磊, 刘翠花
    2021, 0(5):  3-16. 
    摘要 ( 1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增加灵活就业者的自雇概率,概率增加7.0%。无论全样本还是自雇和受雇分样本,互联网工资溢价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互联网使用显著增加了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时间,而且对自雇灵活就业者的正向影响大于受雇者。机制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灵活就业者拥有更自由的价值导向和生活追求,增加了自雇就业概率,同时互联网通过增加个人工作偏好和收入水平进一步延长了该群体的劳动供给时间。此外,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等方式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与中老年和城镇户籍群体相比,互联网使用更显著地增加青年和农村群体的自雇概率和劳动供给时间。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婚姻挤压与房价
    吴昌南, 王进
    2021, 0(5):  17-27. 
    摘要 ( 4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国男女性别结构失衡的条件下,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竞争激烈,因此男性会以购房来提高其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那么,男性为婚姻而购房是否会推高房价呢?从中国男女性别结构失衡的角度并采用2005—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性别结构失衡会推高房价,且性别结构失衡是通过加剧婚姻挤压而推高房价的。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对性别结构失衡与房价正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
    公共经济与管理
    我国增值税收入地区分享不均衡问题的再思考
    王婷婷
    2021, 0(5):  28-39. 
    摘要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在以生产地原则为基础的课税制度主导下,我国增值税收入地方政府间的分享呈现逆向分配特征。全面“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纵向分享增值税收入比重虽有提升,但横向分享不均衡的弊病始终存在,而当前留抵退税背景下地方政府收入分成和退税责任不匹配再次凸显了这一问题。为推动地方政府间收入均衡发展,我国借助留抵退税地方分担调整机制部分缓解了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矛盾,但仍存在调整范围过窄、比例设置不科学、实施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新时期,增值税收入地区间分享不均衡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受益原则导向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坚持税源贡献、税负归属、成本和收益相匹配原则合理分配地区间收入。同时,应结合消费支出、居民数量等因素推动增值税收入在地区间的加权分配,并通过建立专门的留抵退税财政调节基金、加强地方主体税种建设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缓解地区间增值税收入分享不均衡的矛盾。
    分行业信息披露、同侪压力与企业税收遵从——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黄昊, 赵玲
    2021, 0(5):  40-51. 
    摘要 ( 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间的信息溢出和同群效应逐渐成为各方理解公司决策行为的重要视角。利用沪深交易所交错实施分行业信息披露规定这一独特场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公司间同侪压力的角度考察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企业纳税遵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且这一抑制效应在公司前期税收激进度较高、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较弱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可比性提升所形成的同侪压力是分行业信息披露抑制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重要路径。因此,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强化同类公司间信息溢出是完善税收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税收遵从的有力举措。
    现代金融
    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调控模式研究
    邓伟, 宋清华
    2021, 0(5):  52-64. 
    摘要 ( 3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构建考虑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房价平稳的多目标调控模型,从非线性调控模式的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依赖于GDP增长率的实现程度、对通货膨胀的管控效果以及房价增长率的变动幅度,表现出多目标动态轮换关注的非线性调控模式。具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的非对称偏好且对通货膨胀的调控力度不足,对房价的调控具有正向的非对称偏好且较依赖历史房价增速信息,这使得房价上涨产生了较强的惯性。这意味着改变货币政策的非对称调控偏好,特别是加大对通货膨胀上涨的调控力度,同时引导公众降低对房价增速的预期并加强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力度,对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效应——基于本外币利差的视角
    曹春玉
    2021, 0(5):  65-76. 
    摘要 ( 1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金融开放角度出发,通过推导经外汇储备规模调整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条件,为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效应提供了基于本外币利差视角的理论解释。使用1980—2018年的年度数据,通过研究外汇储备应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发现非国际货币发行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有助于维持本币与美元的利差,外汇储备存在着通过引发本币利率及汇率变动进而影响本币与美元利差的传导途径。外汇储备对本币与美元利差的影响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增强,对本币与欧元等其他SDR构成货币的利差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本外币利差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经济体子样本中统计显著。因此,宜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外汇储备作用机制转化,同时考虑银行体系资产风险溢价因素,持续优化外汇储备规模。
    企业管理
    中国制造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宋渊洋, 赵嘉欣
    2021, 0(5):  77-89. 
    摘要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与不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相比,在“一带一路”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绩效更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子公司的速度越快、设有的子公司的数量越多,企业绩效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阶段比制度化实施阶段更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以及进行多个稳健性测试后,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上述结论揭示了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后果,不仅有助于拓展企业政治战略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企业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以及政府更有效地实施国家大政方针有重要启示。
    企业资产剥离如何传染——基于同群效应的视角
    吴倩, 薛有志
    2021, 0(5):  90-101. 
    摘要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基于地区同群效应的视角,利用中国200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传染效应的存在性及发生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资产剥离决策存在显著的地区同群效应,焦点企业是否实施资产剥离与同一省份其他企业的资产剥离概率正相关,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获取性模仿、竞争性模仿和代理成本问题均为促使企业资产剥离同群效应形成的重要作用机制。具体地,无资产剥离经验的企业资产剥离的地区同群效应显著;非领头企业的资产剥离决策受到地区同群企业资产剥离选择的显著影响;处于竞争压力大的地区的企业在剥离资产时会受到同群企业的显著影响;公司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资产剥离的地区同群效应显著。本研究为更加全面地理解我国企业资产剥离交易提供了新的视角。
    产业与贸易
    工业智能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唐晓华, 迟子茗
    2021, 0(5):  102-114. 
    摘要 ( 3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中国工业智能化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契机,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工业智能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与制造业发展质量之间呈“U型”关系,在更换指标和模型以及考虑内生性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且存在较强的行业异质性及区域异质性;工业智能化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为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生产效率以及改善产品质量,而且影响效果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显著。政策启示在于:加强制造业领域的工业智能化应用;形成精准支撑的政策体系;发挥劳动力结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正向效应,引导工业智能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僵尸企业如何影响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
    张鹏杨
    2021, 0(5):  115-126. 
    摘要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已经成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在识别僵尸企业和测度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基础上研究了僵尸企业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果和机制,得到如下结论:僵尸企业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影响效果在考虑内生性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僵尸企业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负向影响尤其明显,对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较小;僵尸企业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机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僵尸企业加剧了行业资源错配,从而影响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二是僵尸企业降低了市场化竞争机制,这表现为抑制了国内市场化进程和外商投资进入,从而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消极影响。本文研究对于从理论层面诠释“以改革促开放”的真实含义,从现实层面对打通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会计
    “脱实向虚”会影响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吗——基于分析师跟踪的视角
    石翔燕, 步丹璐, 王钰涵
    2021, 0(5):  127-137. 
    摘要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分析师跟踪行为和预测结果的视角,研究了“脱实向虚”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金融化程度越高,跟踪公司的分析师人数越少,且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和预测分歧度也越大。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增加公司的盈余波动性,从而会影响分析师的跟踪行为和预测质量,即公司金融化越高,越会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和提高公司的盈余波动性,从而越会减少分析师跟踪人数和增加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和预测分歧度。
    相对业绩评价能提高企业绩效吗——来自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证据
    凌筱婷, 薛雨佳
    2021, 0(5):  138-148. 
    摘要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08—2018年A股实施了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管理层能力较弱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更强,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与强势相对业绩评价相比,使用弱势相对业绩评价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