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15
    理论经济
    资源错配的行业根源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李展
    2021, 0(6):  3-11. 
    摘要 ( 4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涵括全部行业的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被运用于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的重新配置效应被纳入核算框架以考察其对TFP的影响。随后,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被分解为要素投入增长率与服务价格两项以探索其行业来源及其成因。测度结果显示,1978—2018年,中国TFP年均增长率为0.90%,其中0.32%来自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的净效应,后者贡献了36%的中国TFP增长率。将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分解至行业层面,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错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量资本流入回报率较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配置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劳动从回报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入回报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行政分权与县域创新——基于强县扩权改革的实证检验
    王文凯
    2021, 0(6):  14-26. 
    摘要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初,中国各省开始进行强县扩权改革。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表明,行政分权显著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创新,控制了时间趋势和其他政策冲击的稳健性检验和事件研究法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安慰剂检验和使用微观企业数据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行政分权强化了县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从而促进了(规模)企业数量的增加;同时,行政分权使县级政府更好地利用当地的信息优势,改善了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了县级层面的创新。该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认识行政分权与县域创新之间的关系,也为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及之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持。
    公共经济与管理
    “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白彦锋
    2021, 0(6):  27-37. 
    摘要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政安全运行也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横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之墙”,即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危及我国财政汲取能力和宏观调控边界的数字经济、数字贵族;三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对财政风险认识的意识问题;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和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后,传统的税基萎缩、纳税人税负相对上升,而对新涌现税基的调控不足、调节乏力的问题,消费税的“污染抑制型”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型”的转变需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这些问题都可能使我国财政发展面临“降维打击”的风险,是我国沿着传统发展模式所无法预见的、更是难以克服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建议政府从五个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通过财税手段激励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二是创新数字税收征管模式,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税收制度;三是尽快放开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消除战略性发展隐患;四是推动消费税转型,构建现代绿色税收体系;五是完善应急财政机制,防范瞬时冲击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加剧区域性金融风险聚集吗
    赵文举, 张曾莲
    2021, 0(6):  38-50. 
    摘要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显性、隐性与综合债务三个角度测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外溢与聚集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高低聚集分布特征,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三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能显著推高辖区内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地方政府隐性与综合债务风险上升能显著降低辖区间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使辖区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向辖区内转移聚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下降后,区域性金融风险在区域内进行自我积累,并引致辖区间区域性金融风险转移。因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治理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重点关注东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聚集问题;二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彻底切断隐性债务产生途径,逐步消化隐性债务存量;三是进一步释放地方政府财权,促进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现代金融
    资本补充压力会加剧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吗——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张剑波, 汪洋
    2021, 0(6):  51-63. 
    摘要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92家城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资本补充压力与中小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以及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资本补充压力会显著提高中小银行的整体风险承担和信贷风险承担,银行创新能力能够弱化资本补充压力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而银行资产规模会强化资本补充压力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补充压力通过运营效率影响中小银行的整体风险承担,通过经营审慎水平影响中小银行的信贷风险承担。监管机构应加快完善中小银行多层次、多工具的资本补充机制,促进中小银行提高审慎经营水平及运营效率,增强“内源式”资本补充能力。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企业风险:对冲效应抑或扩大效应
    赵芮, 曹廷贵
    2021, 0(6):  64-77. 
    摘要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扩大企业风险,即实体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风险产生“扩大效应”。同时,相比于高风险承担能力的国有企业、成长成熟期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低风险承担能力的非国有企业、初创和衰退期企业以及高融资约束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风险产生的“扩大效应”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通过挤出实物资产投资和降低主营业务收入来扩大企业风险。因此,加强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健全实体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防控机制,并引导实体企业专注主业发展,将有助于降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企业管理
    数字经济、市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
    侯世英, 宋良荣
    2021, 0(6):  78-88. 
    摘要 ( 18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数字经济、市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利用2013—2018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和市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市场整合都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且数字经济对市场整合的创新激励效应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整合主要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对技术多元化的影响不显著,而数字经济则主要通过技术多元化渠道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此外,企业特征差异并未改变数字经济和市场整合的创新效应,但数字经济和市场整合对非国有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边际效应更强。
    善因营销对消费者放纵行为的影响研究
    蔡文著, 黄祥辉
    2021, 0(6):  89-99. 
    摘要 ( 4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善因营销由于其积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消费者购买作为重要的落脚点也成为善因营销研究的热点,但对善因营销带来的消极影响关注较少。基于温情理论和道德许可理论,三个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与无促销相比,企业实施善因营销对消费者放纵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温情感在善因营销与放纵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到内在道德认同的调节,即高内在道德认同会降低善因营销引发的许可效应。研究发现深化了对善因营销影响的认知,为有效降低其消极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产业与贸易
    双循环格局下研发溢出与中国工业产品复杂度
    李有
    2021, 0(6):  100-112. 
    摘要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品复杂度的提升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国生产复杂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该国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详细论述了双循环格局下研发溢出影响产品复杂度的机制,并利用中国32个工业行业2000—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产品复杂度的影响效果。理论机制分析表明,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研发溢出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反馈效应、市场需求引致效应、示范模仿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促进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内的研发可以显著促进产品复杂度的提高,产业间的研发虽然与产品复杂度正相关,但不显著;外国研发通过进口渠道和其他渠道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产品复杂度;外商直接投资也对中国工业产品复杂度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行业人力资本是中国工业产品复杂度提高的重要促进因素;产品复杂度具有显著的累积性特征,上一期产品复杂度对当期产品复杂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长江经济带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
    李楠, 史贝贝, 白东北
    2021, 0(6):  113-125. 
    摘要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行了测算,并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集聚对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且在经济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提升效果更好。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集聚带来的促进效应并不理想,而在长江下游地区和上游沿江中心城市则提升效果显著。同时,经济集聚有助于提高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且存在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高附加值一般贸易企业转变的可能。机制检验表明经济集聚是通过促进地区信息化发展和国内中间品投入比例的提高实现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增加。此外,地区经济集聚有助于推动国内中间品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企业国际化参与度。就外部性影响来看,要素市场的成熟和市场服务的完善也有助于强化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促进效应。
    现代会计
    集团品牌战略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梁思源, 曾庆生, 张程
    2021, 0(6):  126-137. 
    摘要 ( 1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集团品牌战略度量指标的基础上,检验了集团品牌战略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差异化集团品牌战略有利于企业加快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这主要表现为提高资本结构向上调整的速度。作用路径检验发现:差异化集团品牌战略显著降低了债务资本成本。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中,集团品牌战略的影响作用更显著。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时,需要结合企业特征考虑集团品牌战略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
    同谘合谋还是同舟共济: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
    田昆儒, 游竹君
    2021, 0(6):  138-148. 
    摘要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控股股东可以抑制控股股东和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合谋而形成利益输送渠道,因此非控股股东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至关重要。从股价崩盘的研究视角,考察了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越大,越能降低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是通过嵌入效应和治理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前者通过网络信息关系和结构嵌入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后者通过对控股股东掏空和管理层“捂盘”行为的治理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