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杂志社简介
本社概况
学术顾问
编委
编辑部成员
领导及专家关怀
期刊荣誉
期刊在线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当代财经英文精萃版
当代财经讲坛
当代财经讲坛
当代财经研究方法动态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栏目导引
重点选题
模板下载
编校往来
编校规范
差错认定
常见错误
作者来信
本社动态
信息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欢迎订阅
项目合作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与查稿
专家审稿登录
编辑办公登录
主编办公登录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当代财经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刊 期:月刊
创办年份:1980年
主办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刊社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双港东大街168号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5-08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6-1030/F
发行范围:国内外
国内邮发代号:44-61
国内定价:20元
出版日期:每月15日
友情链接
联合国
中国知网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2-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劳动力转移与工资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研究——基于市场分割的视角
李晓宁
2012, 0(04): 1498.
摘要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市场分割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和中国市场化过程中的“迁移谜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和城乡分割导致了劳动者之间必然存在工资收入差距,而且即使存在劳动力转移,也不能使工资差距收敛。这种制度性偏好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构建全国统一、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国际金融危机
聂圣平
2012, 0(04): 1499.
摘要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一直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观著称于世,但这种消极保守式的政治经济主张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政府积极有为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和抗击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但在政府积极有为的过程中,需时刻防范“利维坦”的出现。
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财政行动逻辑及其影响
雷艳红
2012, 0(04): 1500.
摘要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我国省际间税收竞争的实证研究
吴俊培
2012, 0(04): 1501.
摘要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地方税收竞争模型,以我国29个省级政府2006-2010年的财政收入以及地方税收收入为依据,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省级政府间存在税收绝对竞争和税收相对竞争两种类型。在竞争能力方面,前者与地方的市场化程度呈正比;后者与地方的规模经济效率呈正比。当前我国省际间的税收竞争非常激烈,是现有财政体制的必然结果。因此,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合理的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是解决省际间税收不良竞争的必然选择。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世界性高通胀吗——基于次贷危机后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的分析
许欣欣
2012, 0(04): 1502.
摘要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避免次贷危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美国自2007年底开始大幅下调利率,并从2009年以来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增加流动性。与此同时,2008年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存文献大多将此归因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虽然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提高了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却不能解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的事实。因此,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扩大了原有的通货膨胀,而高通胀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各国国内的高货币供给。
投资者保护具有股票流动性效应——来自中国高频交易数据的经验证据
陈辉
2012, 0(04): 1503.
摘要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大股东使用内幕交易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仅关注了投资者保护对关联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遏制作用,并没有关注投资者保护对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治理效应。事实上,加强投资者保护能够改善信息环境,减少内幕交易行为,这将导致股票流动性的上升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下降。这一结论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劳资谈判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任小平
2012, 0(04): 1504.
摘要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披露对提升劳资谈判质量至关重要。就个案资讯来看,在我国的劳资关系领域,技术层面的信息披露机制缺失,使本来就缺乏集体行动权的工人在劳资谈判中的弱势地位进一步恶化,包括“偶发性”在内的劳资冲突将可能显得更加无序。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劳资关系调整、产业关系稳定、劳动关系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现实考量,有必要强化资方在劳资谈判中的信息披露义务,以最大限度消解工人因谈判信息不对等而导致的误会和误解,在抑制劳资冲突的同时,让劳资双方在市场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博弈,为劳资自治创造积极条件。
知识溢出与企业产业集群选址的决策研究
郭嘉仪
2012, 0(04): 1505.
摘要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集群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知识溢出等软性因素正逐渐取代资源禀赋、地缘优势等传统集群动因而成为影响企业加入集群的关键。企业追寻知识溢出的选址行为,本质上是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维持竞争的关键性资源。但集群内知识溢出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企业产业集群选址的决策,实质上取决于企业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
市场规模、本地市场效应与空间经济结构演进——兼论中国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陈健生
2012, 0(04): 1506.
摘要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使用多区域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研究了市场规模对空间经济结构的影响后,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运输成本等外部冲击下,产业份额由于市场规模分布而发生变化,空间经济结构逐渐演变为单核心、双核心等形态,特别是过程中会出现“中部塌陷”。使用理论模型的结果,可以对中国东、中、西区域的“中部塌陷”、城市群结构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因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缩减经济距离,促进集聚经济,达到区域内趋同,将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反思与研讨
吴志军
2012, 0(04): 1507.
摘要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稀土调控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我国稀土产业的良性调整和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现状和初步取得的成效进行整理,同时对当前政策所引发的新问题以及尚存的潜在风险进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并结合稀土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政策的完善方向。
西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利益之争
孙红霞
2012, 0(04): 1508.
摘要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生态补偿体系中的各补偿主体(中央政府、矿产企业、西部与东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多重利益诉求等原因,致使现存的补偿机制失去操作平台,进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极度恶化。为此,在构建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中央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干预强度,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资源税费等配套改革,同时还应设立西部生态补偿基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拓宽筹资渠道。
税收成本、非税成本与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基于经济模型的研究框架
盖地
2012, 0(04): 1509.
摘要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税收考虑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也称为最优企业组织形式税务筹划,即选择某种企业组织形式寻求最有效的税务筹划决策,税收成本和非税成本是影响这种有效选择的主要因素。不考虑非税成本时,企业组织形式偏好选择经济模型主要受企业所得税税率、股权转让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等变量影响。非税成本中的转换成本、牺牲非税优势的成本、协调与沟通成本等也是影响经济模型的重要因素。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目标与对象
谢盛纹
2012, 0(04): 1510.
摘要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