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上一期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卢福财, 邹剑
2025, 0(2):  3-13. 
摘要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蕴。这一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揭示新质生产力是新型的生产力、创新的生产力、绿色的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揭示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揭示激发人民的主体性、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旨;统筹兼顾的系统论揭示新质生产力在要素、主体、保障机制等方面是一个各内部要素彼此联系的系统集成。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实践进路与价值意蕴
林炜
2025, 0(2):  14-24. 
摘要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系统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重大举措等。从生成逻辑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当代中国依靠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经验的把握和运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实践要求。从实践进路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改革的创新动能;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塑造改革的有利环境,从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从价值意蕴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为人民造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坚持走自己的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基点;坚持胸怀天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作出重要贡献。
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路径研究
姜南, 马艺闻
2025, 0(2):  25-35. 
摘要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策略。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通过分析数据加工处理、数据产品上架和数据磋商交付等数据交易核心环节中存在的交易信息不对称和数据流通低效等不完全契约现象,系统性探讨了数据权属和数据定价机制不清、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和互联互通壁垒等现实挑战。结果表明,“制度-技术-标准”协同的治理范式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因此,应强化数据产权保护,依托先进技术确保权属可追溯和安全交付,推动数据质量认证与动态定价模型,构建跨域兼容的标准化体系与互联互通激励机制,以充分释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流通活力与乘数效应。
主动性人格对韧性领导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涛, 曾颢
2025, 0(2):  36-46. 
摘要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VUCA情景下,韧性领导力对组织和员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何提升韧性领导力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探究主动性人格对韧性领导力的影响机制,通过收集的319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与韧性领导力呈正相关;主动性人格通过工作重塑对韧性领导力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当调节焦点程度较高时,间接作用更为显著;调节焦点对工作重塑的中介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继续加强对韧性领导力的培育,设计韧性领导力发展项目,在人才评价标准中增加“韧性领导力”指标,构建主动性人格培养体系,在人才选拔中增加主动性人格测评,优先选拔具有主动性人格与调节焦点于一身的领导者,有效激活个体特质与组织的协同匹配,增强企业应对动荡环境的适应力,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强国背景下个人养老金财税支持政策优化研究
许鼎, 杨再贵
2025, 0(2):  47-56. 
摘要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构建节税收益精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负所得税理念提出一种搭配财政补贴政策的个人养老金综合性财税支持方案,并在公平性条件下测算财政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缴费补贴比例和财税支持总额。研究表明:在缴费额度相同时,节税收益随个税级数提高而增加;在个税级数相同时,节税收益随缴费额度提高而增加。公平性条件下财政对个人缴费的补贴比例为15%~45%,缴费补贴占财税支持总额的比例为22%~65%,因此,应将个人养老金税收递延优惠政策与差异化财政缴费补贴政策搭配使用;完善适配个人养老金等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度提高缴费额度上限;加强个人养老金宣传推广和金融服务,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待遇应急提取机制。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闫勇, 荆涛
2025, 0(2):  57-72. 
摘要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风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能够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起到显著改善作用,可使中老年家庭发生财务脆弱性的概率降低2.6%;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异质性;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能够通过减轻医疗负担、增加家庭劳动参与率和提高生活期望水平三个途径来有效缓解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基于此,建议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在推动“家庭参与+社会保障”服务模式的同时,提升家庭成员风险管理意识,逐步构建适应社会进步和各方经济承受能力的保险机制。
宅基地资格权的演进路径、制度逻辑及改革方向
张宽, 刘进, 许庆
2025, 0(2):  73-84. 
摘要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晰资格权的性质和功能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关键。宅基地制度的演进历程显示,资格权的功能在界定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摇摆,且认定主体在国家和集体之间徘徊。从产权经济学理论框架看,资格权的本质是取得宅基地产权的“资格凭证”,其制度演进是国家不断行使剩余控制权、限定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的结果。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需要关注资格权改革,限制国家对土地剩余控制权的行使范围。未来改革措施聚焦利用规划权界定土地发展权、以正式制度确立资格权的认定主体、强化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明确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地位。
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对农户具有价值吗
朱乾宇, 尤婧
2025, 0(2):  85-99. 
摘要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并由后者为农户提供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的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提高了农户正规信贷可获得性和信贷次数;第二,通过缓解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会促使农户调减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促进更多价值更高的农机具替代老龄农业劳动力,增加大田作物的纯收入,并降低农户的风险厌恶程度;第三,农户可被观测到和无法被观测到的异质性会影响上述因果效应的大小。为此,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可以成为提高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改善其生产生活的有效金融创新。在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正规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户禀赋、农户对参与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的预期净效用和农户借贷倾向等特征设计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将有助于其更有效、更精准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个人破产试点地区的自由财产制度:规则比较及启示
张丽琴
2025, 0(2):  100-110. 
摘要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各地文件从财产类型、价值限制与确定程序三方面规范自由财产问题。确定财产类型时,无论采取纯概括式、纯列举式,还是列举式+概括式的地区,其文件都明确生活必需品与费用、特定人格物以及专属债权是债务人的基本生存保障;在主张自由财产应包含债务人发展所需物品的地方,文件还把“因职业发展需要必须保留的物品或合理费用”列入其中。在价值限制上,部分文件笼统地把经济价值较大的生活必需品和人格物排除在外,还有部分文件对生活必需品的单项价值和自由财产的总价值进行限定。对确定程序,一般由债务人列出清单,经管理人调查核实、债权人会议决议通过后,由法院裁定执行,但对债权人会议未予通过的自由财产清单,不同试点的处理方式差异较大。各地自由财产制度以保障债务人生存权为基础,尊重债权人意愿,确定程序相似;但价值限制不明确,确定过程协商性不足,也缺乏适时调整的灵活性。统一个人破产立法中的自由财产制度应注重法定性与意定性、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使自由财产在种类和价值限制上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特殊需要实施动态调整。
信息网络犯罪账户资金推定规则适用研究
谢小剑, 郭振楠
2025, 0(2):  111-122. 
摘要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网络犯罪中犯罪数额能够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其罪量认定存在证明困难。账户资金推定规则是基于账户用途建立在基础事实上作出的可反驳的推定,发挥了提效减负、控制犯罪、正当可行三重功效,既保证结论的可靠性,也契合现实需要。然而不合理的推定也会给账户资金安全带来危害,影响市场交易安全。当前,账户资金推定规则设置的基础事实宽泛,“可以”模式可能造成裁量权滥用,“合理说明”引发证明责任分配的讨论,被告人抗辩成功率偏低且推定过程未得到充分论证。为确保账户资金推定规则被恰当适用,推进其独立价值的实现,应当厘清账户资金推定规则的性质,加强对“可以”模式的规制,明确基础事实的适用前提和条件。检察机关应举证说明涉案账户的非法用途并科学设置适用区间,承担所有待证事实的证明责任。同时,明确被告人的疑点提出责任,注重推定过程,强化程序保障以及坚持排除合理怀疑的心证程度与证明标准。
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信义责任的理性适用
王东光, 孙博
2025, 0(2):  123-136. 
摘要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司法》修订引进了董事对第三人责任,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信义责任是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重要形式。信托基金理论是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责任的理论基础。信托基金理论由实践发展逐渐完善,其能够为划定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责任的时间范围、明确责任承担所需满足的行为要件、确定公司债权人向董事主张信义责任的救济路径提供理论遵循。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信义责任是董事对公司信义责任的有限延伸。在现有法律制度下,只有当表示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破产法》第2条所规定的情形发生,且董事存在《破产法》第125条所规定的违法行为时,公司债权人才能够根据《公司法》第191条通过派生诉讼向董事主张信义责任,董事需要向公司而非直接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所得财产赔偿具体如何用于清偿公司债务,需要根据公司所处状态究竟是破产状态还是非破产状态进行区分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