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的四维价值向度
    蒋博, 李明
    2022, 0(1):  3-11. 
    摘要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这集中体现为:以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为逻辑导向的理论创新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导向价值;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目标建构价值;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引擎的世界引领价值。面对逆全球化浪潮兴起、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两难局面,这一思想体系的出场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同时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具有破除国内发展束缚与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双重意义。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刘俊霞
    2022, 0(1):  12-20. 
    摘要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近平围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重要意义、核心内涵、基本路径等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进行了深刻诠释。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其内涵十分丰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内在支撑、以中国共产党党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化。新时代要以思想建设筑牢信仰之基、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逻辑、经验与路向
    饶武元, 刘贺
    2022, 0(1):  21-31. 
    摘要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是在党的奋斗实践中生成、淬炼和塑造出来的,它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蕴含着主体自塑与客体他塑的统一、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平衡和国家实力与国际权利的协调三重内在逻辑。在不断提升党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无私为民的执政者、胸怀天下的奋斗者和全球治理的引领者等大党国际形象建设经验。新时代,伴随中国共产党走近世界舞台聚光点,需要进一步统筹“两个大局”,夯实党的国际形象的客观呈现;坚持国际主义,完善党的国际形象的主观建构;强化舆论引领,提升党的国际形象的传播效果。
    经济管理
    投服中心与投资者保护:来自信息披露的证据
    熊家财, 童大铭
    2022, 0(1):  32-46. 
    摘要 ( 4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投资者保护是支撑资本市场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14年由证监会牵头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投服中心)是我国资本市场加强投资者保护的重大制度创新。使用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投服中心持股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服中心持股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在高管持股水平较低以及由非行业专长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投服中心的监督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投服中心持股也有助于抑制企业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操控行为。上述结论表明,投服中心持股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增强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创新效率
    王萍, 卜华
    2022, 0(1):  47-64. 
    摘要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内控信息披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能够提升创新投资合理度、创新收益度和创新配置优化度。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抑制代理冲突、缓解融资约束及降低企业风险和披露成本,是内控信息披露影响创新效率的路径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强制披露阶段,自愿披露阶段内控信息披露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企业的内控信息披露对创新投资合理度无显著影响,而民营企业的则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有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对创新收益度和配置优化度的提升效应较大。本文增补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对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疫情常态化下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易祎晨, 史言信
    2022, 0(1):  65-75. 
    摘要 ( 4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到疫情常态化的持续影响,生鲜电商已快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商业模式。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交易体验,成为影响顾客对生鲜电商的消费评价和后期选择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兼顾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的SERVQUAL模型为基础框架,根据生鲜电商物流服务的特性和疫情防护的需求进行指标优化,确定了专业性、可靠性、响应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五个维度作为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主要测评指标,并采集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相关数据展开具体测评,结果证实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并进一步提出疫情常态化下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及优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保险与保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金模式探索及支出规模预测
    王云多
    2022, 0(1):  76-86. 
    摘要 ( 2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国家定义的贫困线为社会养老金待遇标准,考虑为城乡低收入人群设计一种非缴费型的社会养老金制度,计算我国社会养老金支出规模。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不同年龄人口预期余命,从现收现付角度使用替代福利方案评估当代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设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6.6%为贫困线,考虑到我国正在出台的延迟退休方案,将退休年龄增加到65岁,并假设那些领取正规养老金的人不包括在内,预计在2050年前,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0.7%~1%将用于平衡社会养老金支出。考虑到更慷慨的待遇、更低的退休年龄和低于预期的生育率,养老金支出规模可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4.5%。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绩效及其区域异质性
    何文
    2022, 0(1):  87-97. 
    摘要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2—2018年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差分GMM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绩效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医疗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其普及程度、筹资规模以及保障水平的提高均能显著改善居民健康状况。由于不同经济状况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存在差异,使得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绩效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总体上在欠发达地区具有更强的健康保障效果。进一步从地理位置和险种类别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医保对西部地区居民的健康促进作用更强,且待遇水平更高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样具有更好的健康绩效,并表现出更大的“亲贫性”区域异质性。
    “三农”研究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理论基础及实现路径——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产业发展视角
    张其仔, 伍业君
    2022, 0(1):  98-110. 
    摘要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逻辑中,产业振兴是两者衔接点和关键。根据产品空间理论,通过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模式的剖析,可得到贫困村通过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而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结合乡村振兴成功案例,使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提炼出实现二者衔接的一般性机制和关键要素,包括人力资本及村民能力的演进、基于资源禀赋的产业选择及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
    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下乡与村企关系:互惠难题与合作困境
    蒋国河, 江小玲
    2022, 0(1):  111-124. 
    摘要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下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助推力量。在现实中,资本下乡企业也遭遇到各种发展的难题和困境。已有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以及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互动不足对下乡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尚待揭示其具体过程、逻辑和机制。本研究以Z村外来资本H公司的茶产业项目为例,深入考察村企的互动过程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和机制,从而理解和阐释资本下乡企业为何与村庄互动困难,村企合作为何会陷入僵局和困境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村企双方建构关系的行动逻辑有根本差异,外来资本主要是经济人的工具理性和秉持权力逻辑、精英导向,而村庄既具有利益导向的工具理性,还有希望把村庄建设好的价值理性,双方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尚能合作,但在H公司锐意做强而忽视与村庄互惠性的利益和情感共享之际,企业资本的理性和Z村的互惠、道义性需求产生难以互融的分歧,村企合作开始陷入困境。为了破解下乡资本面临的村企关系困局,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本下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和贡献。
    法与经济
    行政边界区域环境法治的理论展开、实践检视及治理转型
    陈真亮
    2022, 0(1):  125-135. 
    摘要 ( 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部分区域从协同立法、联动执法、司法协作等方面积极推进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尝试破解属地管理模式的弊端。这体现了环境合作治理的空间转向,为环境法迭代更新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理论发展机遇。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的空间特殊性、主体多元性、利益多层性、诉求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行政边界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法治”理论的运用场域以及区域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协作实践进行了阐释、反思。从环境治理转型和治理现代化来看,行政边界区域的环境共治内在的要求加强区域环境之间的合作共治,应推动从个体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从城乡正义到区域空间正义、从地方法制到区域法治等方面的治理转型和制度体系的完善要求,从而促进基于环境改善的利益增进与共享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权利的实现。
    民法典时代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构成——以让与担保为适用进路
    程威
    2022, 0(1):  136-148. 
    摘要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资融券担保交易制度是金融法制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私法层面对融资融券担保的准确描述有利于廓清当事人权利义务边界,并在私人执法中提供请求权基础,以减轻公共执法的监管负担。目前的学理分析尚未厘定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构成。《民法典》引入功能主义担保观,令让与担保以非典型担保方式获得合法性认可,继而为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构成提供充实的适用依据。在解释论上,让与担保可以证立融资融券担保的账户体系与担保物范围等规范构成,但登记规则的阙如会影响强制平仓的效力。法政策上,为配合《民法典》统一担保登记的要求,立法者应规定融资融券经过登记方具有优先效力,从而促进实现法学理论与商事实践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