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6-02-15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新企业对风险资本融资选择的实证研究
    李 广1,黄福广2
    2016, 0(02):  457. 
    摘要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出发,研究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融资工具选择决策的影响,尤其是对风险资本选择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当新企业面临融资工具选择时,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拥有度影响对风险资本使用的选择结果。当企业家社会资本拥有度较低或者较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其他方式融资;只有当企业家社会资本拥有度在中等水平时,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资本股权融资。从而证实了在新企业中不存在简单的融资啄食,深化了新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
    论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制约瓶颈及其解决路径——基于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
    马元驹1,韩岚岚1,臧文佼2
    2016, 0(02):  458. 
    摘要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获取数据成本高和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结果准确性差的制约瓶颈。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瓶颈,采用来自财报的“营业净收入”作为成本动因,用回归分析方法将来自财报的“收入动因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解开来作为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数据来源。由于回归分析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财报,省去了管理会计成本习性分析的工作量,从而找到了克服数据收集成本高的制约瓶颈。同时,按照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从财报数据中加工出“营业净收入”和“收入动因成本”,强化了收入和费用的因果联系,使成本习性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找到了克服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结果不准确的有效路径。
    劳动收入份额与进口贸易——来自中国的实证
    张晓磊,谢建国,张二震
    2016, 0(02):  459. 
    摘要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般均衡框架内构建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采用我国和160个国家(地区)间14年的进口贸易数据,研究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每提升1%,将引起进口下降1.97%~4.61%。这主要是由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以非消费品为主和进口企业融资严重依赖内源性融资导致的,因此在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改革中,应辅以刺激居民消费性进口需求和多元化企业进口融资渠道等政策措施,以稳定我国进口贸易规模。
    出口贸易的就业学历偏向效应——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实证研究
    陈 昊
    2016, 0(02):  460. 
    摘要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匹配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与市级出口统计样本,构建包含出口贸易规模的教育年限解释模型,并实证考察出口贸易规模扩张对高学历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级市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张虽然通过显著增强中低学历劳动者延长其受教育年限动力带来了社会高学历劳动力增量,但对存量高学历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就中国当前出口产品结构和企业分布状况而言,出口贸易更多地促进中低学历劳动力就业增长,而高学历劳动力就业增加还应依赖未来出口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
    服务主导逻辑下的社区便利店创新动力与价值创造——基于信息流演进的视角
    李冠艺
    2016, 0(02):  461. 
    摘要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零售业态的不断演进,出现了社区商圈需求主导的零售业态转型新趋势,以服务主导的社区便利店成为重要的新兴业态模式。流通组织创新、O2O转型是社区便利店发展的内在动因,消费转型与竞争的交织演进是社区便利店发展的外在条件,社区便利店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社区便利店服务创新整合与优化的重点是从加强社区类服务项目以提升便利性,O2O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以延伸门店服务,发挥信息流的创新能效以实现大规模定制等方面着力推进的。
    管理授权、国有股最优比例与产能过剩——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研究
    陈俊龙1,汤吉军2
    2016, 0(02):  462. 
    摘要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通过构建由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组成的混合寡占竞争模型,研究部分管理授权下的国有股最优比例及产能过剩问题,得出结论:产量与经营者效用的关联系数与国有股比例,私有企业经营者对利润的敏感度和产量激励正相关;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存在最优的国有股比例,在国有股比例最优的情况下,存在产能过剩;国有股最优比例是一个动态变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股比例与产能过剩程度负相关,国有产权不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完全的私有化无法彻底解决产能过剩。对此,需要稳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金融衍生品、货币环境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段军山1,张锐豪2
    2016, 0(02):  463. 
    摘要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6-2014年间16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和bankscope等多个数据库,就金融衍生品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进行的考察,以及就货币环境与金融衍生品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交互效应进行的探讨。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品在总体样本上对于银行风险承担有明显的加剧作用;货币环境与银行风险承担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低利率环境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程度;高利率环境和低衍生品对冲规模的情况下,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程度较低;金融衍生品的运用会加大银行的盈利波动。
    美国众筹豁免规则之争的分析及启示
    阳建勋
    2016, 0(02):  464. 
    摘要 ( 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JOBS法案试图从发行总额限制、投资者总额限制、发行人信息披露义务及众筹集资门户的注册要求等方面建立众筹豁免规则,却引起了较大争议。反对者强调的是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与维护资本市场诚信,关注的是金融安全;支持者重在发挥众筹促进资本市场效率和促进金融资源面向社会大众公平分配的功能。从法律经济学视角看,豁免规则之争本质上是众筹规制过度与否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规制措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争议启示着我们,我国众筹监管体制的确立、股权众筹规制路径的选择等都必须全面衡量规制的成本与收益。
    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和税负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万 莹,徐崇波
    2016, 0(02):  465. 
    摘要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底至2015年初,我国在短短45天内连续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引发社会各界关于税率调整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热议,使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比中外成品油消费税的税率水平和税负水平,发现我国消费税的税率设置和税率形式与国外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环保标准和不同用途成品油的差异化课税方面还有待完善,总体税负也有继续上调空间。因此,在借鉴国外成品油消费税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成品油消费税制度。即按照不同环保标准进行成品油消费税的税率结构细分、区别不同用途设置适当的税收减免、建立规范的成品油消费税税率调整机制,增强社会各界对成品油消费税税率调整的理性预期。
    中国能源消费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解:2000-2010
    秦炳涛1,3,席小炎2,郑 义3
    2016, 0(02):  466. 
    摘要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Malmquist方法从地级市层面考察了200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状况。考虑能源要素投入后,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9%,显著高于劳动和资本双要素模型下年均0.2%的增长率,说明节能增效已经成为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量。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后得出,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分别在推动我国“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生产率提高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东部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表现出色,中、西部地区则在能效改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要提高区域生产率水平,全国约一半的城市仍然需要从技术进步或效率改善方面加强努力;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21世纪整体生产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工薪所得税及其改革的公平效应——基于K指数的实证检验
    李 华,朱玲轩
    2016, 0(02):  467. 
    摘要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解税制要素的K指数,对工薪所得税公平效应进行了改革前后的纵向比较和税制要素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的工薪所得税对社会公平具有整体的微弱促进效应,但2011年的税制改革侵蚀了工薪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就税制要素而言,税率和免征额有利于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扣除不利于收入公平;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保障扣除的逆向调节程度随着纳税人收入增加而降低,同时社会保障扣除的不同项目对居民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程度不同,其中住房公积金的逆向调节效应最为明显。因此,今后应重视工薪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充分发挥其收入公平分配作用;合理设定工薪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税收累进性;完善社会保障扣除制度,并统筹设计税收与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世界银行低估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吗——基于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测度研究
    谢 长1,常 坤1,2
    2016, 0(02):  468. 
    摘要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银行于2014年公布了2011年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中所有国家的购买力平价数据,以及经购买力平价转换后的各国GDP。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较转换前大幅度上升。这引发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平价是否被系统性低估的疑问。在深入分析现有测度购买力平价偏差的文献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以欧盟-OECD为参照系,构建了一种测度不发达地区购买力平价偏差的方法。测度结果显示:亚太、非洲及西亚地区的购买力平价被系统性低估约30%,从而导致以购买力平价为货币转换因子计算得出的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总量被严重高估。基础价格数据质量较低、规格品代表性和可比性的难以协调以及购买力平价全球汇总方法中支出权重的影响是导致不发达地区购买力平价被低估的主要原因。
    经济阻滞、相依效应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
    郑瑞坤1,向书坚2
    2016, 0(02):  469. 
    摘要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经济带从空间布局上看,具有区域一体化的地理优势,但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呈现波伏特征,地处中部的安徽、江西沦陷为“经济洼地”,而西部的贵州、云南被边缘化,经济发展未能利用地理优势促成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形成。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了各省域间的经济非相依系数,发现经济非相依系数与经济增长水平间呈现相反运行趋势,经济越封闭发展,经济增长水平越低。但只要这些地区存在开放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就会产生相依乘数效应。随后的面板协整分析证实了该区域具备开放经济发展条件,于是建立了小型开放经济均衡模型并测算了各省域间的经济相依效应。最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构筑区域一体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