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25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财政政策的探索历程及基本经验
    刘晓泉, 钟金芳
    2022, 0(3):  3-12. 
    摘要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财政政策探索,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争环境下的新民主主义财政创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经济财政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背景下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四个时期。财政政策的角色经历了最初筹集革命战争经费的重要途径,到后来成为调控经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再到今天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的演变历程。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财政政策的探索历程及其经验,对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管理
    多组织多阶段视角下重大疫情应急物资保障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探讨
    张建军, 周一卓, 霍佳震
    2022, 0(3):  13-24. 
    摘要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的高不确定性、高响应要求、高物资需求、长持续时间和宽覆盖范围等特点急剧放大了其对经济与社会运行的破坏力,并对应急物资保障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严峻挑战。以应急物资保障的多组织协作和多阶段运作为切入点,从灾前物流与生产能力规划和灾期生产运作优化等层面梳理、分析、总结应急物资保障相关的研究主题、关键问题、方法和成果及其不足,进而面向重大疫情应急物资保障问题的特征和挑战,提出包括多组织协同的应急设施布局规划、基于弹性产能战略的应急供应链规划、多组织智能协同的应急物资调度模型与策略设计以及基于传染病模型的供应链应急生产计划模式设计的对策研究建议。
    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双循环”效果评价
    耿申, 乔晗
    2022, 0(3):  25-37. 
    摘要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价贸易壁垒和财政政策对国内外经济循环的影响,基于小型开放DSGE模型构建包含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厂商异质性和进口商品利润加成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一步分析商品自给度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壁垒和减税性财政政策能够促进国内要素供给、提升产出水平,抑制国外要素流动和产出。具体政策而言,出口退税政策效果最佳,能促进国内国外贸易循环、刺激消费;降低消费税会提升除商品出口以外的贸易循环和消费水平;减少劳动所得税促进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提升国内外消费水平,抑制国外商品流入;降低资本收益税使国民经济向出口导向转变,中间产品双向贸易增加、消费品单向出口增加,本国居民消费福利降低;加征关税使经济模式向加工出口型转变,中间产品进口增加、消费品出口增加,中间品出口、商品进口和居民消费水平降低。提高居民消费篮子中非贸易品比重能够提升国内外消费品和要素产品的长期稳态均衡、降低本国物价水平,提升经济的稳定性。
    研发要素流动视角下区域创新差距研究
    李诗琪, 刘韵扬
    2022, 0(3):  38-49. 
    摘要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质的飞跃的同时,也形成了诸多不平衡。在这些不平衡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更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在研发要素流动视角下,基于2002—2019年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二次指派程序研究地区创新发展差距问题。研究发现,研发人员流动有助于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收敛,而研发资本流动可能会扩大创新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这表明,正确的引导研发要素流动有助于实现中国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保险与保障
    下调社会保险费率:如何兼顾基金可持续与区域间均衡性
    石晨曦
    2022, 0(3):  50-59.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调社会保险费率的实际效果受人口、经济、其他政策等多方因素的联动影响。考虑中央调剂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资金流的影响,以各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精算模型,模拟费率下调、征缴机构改革、延迟退休政策并行时,全国八大经济区域基金的运行情况及养老金支出的非均衡性。结果表明:若无其他政策干预,黑龙江、河北、青海等省份不具有下调社会保险费率的财务可行性。各区域基金可持续性差异较大,降费政策在南部沿海区域可持续最久。无其他政策干预时,征缴率每提高10%,全国范围内降费政策可持续年数约增加3.5年;若征缴率达到85%,同时实施延迟退休,降费政策则可持续10年至21年。延迟退休虽可提高基金可持续性,但仍应选择“小步慢走”,否则将进一步拉大各区域间基金支出的非均衡性。
    我国森林保险保障水平差异化需求分析与政策设定——基于收入分化与经营规模化新背景
    富丽莎, 秦涛, 张晞
    2022, 0(3):  60-72. 
    摘要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林业生产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偏低且单一的森林保险保障水平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与新背景下营林主体的实际风险保障需求。为此,首先基于合理假设理论探讨了收入分化背景下与经营规模化背景下异质性营林主体的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并从保障水平影响因素与设定方式出发,围绕提高保障水平和增加保障水平层次两个维度探讨新背景下我国森林保险保障水平的政策选择与设定。结果表明:森林保险对林业专业户的风险与收益保障作用最强,林业兼业户次之,非林户最弱。各营林主体整体参保收益水平随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相较于低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营林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更高。同时,相较于小林农,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因参保抗自然风险与抗金融风险预期收益更大,使得其对森林保险风险保障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此外,基于对桉树林、松树林和杉木林再植成本的调研数据,将森林保险基础保障水平设定为1500元/亩,在此基础上提高并设定多层保障水平;同时考虑这三类树种与树龄设置差异化的多层级保障水平,以期实现森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标”与“增品”。
    “三农”研究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高维龙
    2022, 0(3):  73-86. 
    摘要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是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GML指数法、面板固定效应和条件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创新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999—2018年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3%,地区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机制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阶段性差异。但总体而言,人力资本对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改善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余因素负向驱动作用明显。负向驱动因素主要源于要素质量恶化、资源配置扭曲、产业政策失灵和技术低端锁定四个方面。因此,加速要素质量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问题与对策——基于“险补结合”粮食补贴政策分析
    鲍国良, 姚蔚
    2022, 0(3):  87-95. 
    摘要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一是稳定粮食产量,二是稳定粮食价格,三是提高农民收入。但通过梳理发现,在粮食补贴政策中因长期采取价格支持这一种工具,不仅无法同时实现上述三大目标,还会导致政策的系统性偏差等问题。对此,通过引入“以险代补、险补结合”思路,在粮食生产环节增加一个保护农民收入的调控工具,以丰富实现粮食调控目标的政策工具。基于“险补结合”政策思路与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险补结合”粮食补贴政策的应用将发挥减轻财政负担、提升补贴效率、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显著优势。
    耕地多功能利用转型特征与优化策略——基于城市群视角
    王雨枫
    2022, 0(3):  96-105. 
    摘要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耕地是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资源,具有重要的物资生产能力。通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耕地多功能转型及其协同发展对缓解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复杂的社会矛盾,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考察,利用社会经济及landsat监测等数据,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于多功能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耕地、林地、草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显著。武汉都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显著,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多样性较好。耕地利用的生产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整体上在波动中保持权衡,生产经济功能—生态景观功能整体上保持权衡发展状态,社会保障功能—生态景观功能整体上在波动中保持协同发展。
    文史哲
    资源性支撑型情感治理中的党建运行逻辑与实践限度——以C园区为例
    任勇, 吴康文
    2022, 0(3):  106-115. 
    摘要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党建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层党建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党建往往有其内在运行逻辑。通过对C园区案例的考察,发现了一种资源性支撑型情感治理的党建运行逻辑,这种园区党建运行逻辑通过基层党建的情感回应、情感约束和情感塑造等不同步骤得以实现,并且在基本前提、形式要件、团队支撑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同时从实践过程来看,这种类型的园区党建运行逻辑也存在相应的限度,具体表现在资源供给与需求冲突、党建活动可能“形式化”倾向以及工作人员能力限度等方面。针对园区党建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基本前提、形式要件和支撑条件,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有效地开展。
    法与经济
    金融科技平台的架构、定性与规制
    赵尧
    2022, 0(3):  116-125. 
    摘要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科技平台始终面临着一道定性难题:销售抑或广告。如果跳出传统属性界定的概念藩篱,回归“防控风险”的金融法核心要义,则不难发现“风险导入和风险控制”构成平台定性的两大实质要件。由此观之,金融科技平台因主导智能推介、账户关联、版式设计、佣金分成以及品牌混同等多项业务,而呈现风险导入性更强、控制力更高的销售化趋向。因此,针对金融科技平台的行为规制,除了在主体层面应将适当性义务提升至平台一级,而非转嫁至控股持牌机构,还需要在内容上留意金融科技对适当性义务的挑战和革新。当然,金融科技平台四层嵌套和单一控股的组织架构,始终构成上述平台定性与行为规制的约束性条件,应予重视。
    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规范的建构机理与实现路径
    张璐
    2022, 0(3):  126-136. 
    摘要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制度是一种前置性保护规范,旨在防范因个人信息被滥用而可能产生的抽象危险。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规范路径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现实,是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最佳范式。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引发的风险可以通过“结果”和“行为”两种角度予以评估,对个人权益侵害“高风险”的判断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两个方面。可归责性原则是风险规范路径的基本原则,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综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风险规制的实现路径,在差异化风险、类型化平台、分层级义务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应从宏观上整体把控风险路径,中观上强化信息处理者的规范引导,微观上细化不同场景下的风险规范,形成一整套风险可控、高效全面的保护机制。
    备案与许可之间:校外线上培训规制的转型逻辑与规范进路
    黄贤达
    2022, 0(3):  137-148. 
    摘要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外线上培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的制度演变,折射的是互联网经济语境与行政审批制改革的缩影。教育行政机关试图以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取代事前监管的规制功效,在解除行政审批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发挥行政备案与其他创新监管方式的联动作用,结合多元市场主体的私人规制优势,形成更有精度与效率的监管机制。但因配套措施衔接不畅,预设的监管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替代效用,实践中行政许可式备案起着主要规制作用。制度设计与规制现实之间的张力,源于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在中国语境下移植与再建构过程中面临的本土化难题。教育监管资源的有限性与监管方式的路径依赖、线上培训市场私人规制的先天不足与后劲乏力,都制约了事中事后监管的实际效用,导致监管目的与改革效果的偏离。为此,教育行政机关试图以事前监管重塑事中事后监管,平衡规制过程中市场经济逻辑与其他价值目标的张力,促使校外线上培训重回“新型教育供给方式”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