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其仁.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 经济学(季刊),2004,(4):193-210. [2] 田国强,陈旭东. 制度的本质、变迁与选择——赫维茨制度经济思想诠释及其现实意义[J]. 学术月刊,2018,(1):63-77. [3] 韩俊,等. 中国农村改革(2002—2012)[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叶兴庆,徐小青.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J]. 管理世界,2014,(9):1-12. [5] (美)巴里·诺顿. 中国经济: 适应与增长(第2版)[M]. 安佳,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6] (英)科斯,王宁. 变革中国[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7] Hurwicz L.Institutional Change: Endogenous Evolution Vs. Design[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orking Paper, 1992. [8] 黄少安.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J]. 中国社会科学,2000,(4):38-50+206. [9] 骆友生,张红宇.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J]. 经济研究,1995,(1):69-80. [10] 杜润生.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 Zhang Y.China's Evolution Toward an Authoritarian Market Economy—A Predator-Prey Evolutionary Model with Intelligent Design[J]. Public Choice, 2012, 151(1-2):271-287. [12] Lin J.Y., Nugent J. B.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 Behrman J., Srinivasan T., N.(ed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III, Elsevier Science B. V., 1995. [13] 金晶,张兵. 农地非农化配置的政府行为:基于激励规制视角的制度重构[J]. 经济体制改革,2012,(4):80-83. [14] 高帆. 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形成逻辑与实施政策[J]. 经济学家,2018,(4):86-95. [15] 姚洋.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6. [16] Holmstrom B., Milgrom P.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 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991, 7: 24-52. [17] 潘峰,西宝,王琳. 中国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15,(6):26-36. [18] 郑兴明.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回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7. [19] 王家峰. 作为设计的政策执行——执行风格理论[J]. 中国行政管理,2009,(5):40-44. [20] 吴小建,王家峰. 政策执行的制度背景:规则嵌入与激励相容[J]. 学术界,2011,(12):125-134+286. [21] 丁煌. 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2] 丰雷,任芷仪,张清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J]. 农业经济问题,2019,(1):32-45. [23] 蒋永穆,安雅娜.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J]. 经济学家,2003,(3):54-59. [24] 许经勇.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化解“三农”难题[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1):5-8. [25] 田平.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6] 孙泽学. 1978—1984年农村改革之中央、地方、农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中心[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1):79-87. [27] 蔡昉.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8,(6):99-110+207. [28] 冀县卿,钱忠好.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40年——变迁分析及其启示[J]. 农业技术经济,2019,(1):17-24. [29] 于晓华,钟晓萍,张越杰. 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5):150-162+222-223. [30] 刘守英. 土地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转型——对中国40年发展经验的一个经济解释[J]. 中国土地科学,2018,(1):1-10. [31] 周黎安.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官员激励与治理[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7. [32] 洪源远. 中国如何跳出贫困陷阱[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8. [33] 张飞,曲福田,孔伟. 我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的博弈论解释[J]. 南京社会科学,2009,(9):72-78. [34] 甘藏春. 中国社会转型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35] 盖凯程,于平. 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变迁逻辑:从征地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15-22. [36] 吴毅,陈颀.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J]. 社会学研究,2015,(5):36-62+243. [37] 尚虎平. 激励与问责并重的政府考核之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行政管理,2018,(8):85-92. [38] 徐建牛,李敢. 农地入市何以可能?——双重影响视角下农地入市案例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9,(3):108-117+173. [39] 任星欣,余嘉俊,施祖麟. 制度建设中的运动式治理——对运动式治理的再思考[J]. 公共管理评论,2015,(2):75-85. [40] 王成利,徐光平. 农地产权“三权分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社会科学,2019,(10):141-146. [41] 张清勇.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地制度的演进与展望[J]. 财经智库,2018,(6):44-63+142. [42] 容志. 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D]. 上海:复旦大学,2008. [43] 唐健,谭荣.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路径——基于几个试点地区的观察[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1):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