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chs J.D. Tropical Underdevelopment[R].NBER Working Paper, NO. 8119, 2001. [2] Dell M., Jones B.F., Olken B. A. Temperature Shocks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the Last Half Century[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2012, 4(3): 66-95. [3] 张俊. 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17,(4): 1533-1562. [4] 刘佳,黄晓凤,陈俊. 高铁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 当代财经,2021,(1): 14-26. [5] Acemoglu D., Johnson S., Robinson J.A.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5): 1369-1401. [6] 张鹏飞,李国强,侯麟科,刘明兴.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再反思:历史起因与演化逻辑[J]. 经济学(季刊),2019,(1): 151-166. [7] 郭平,胡君. 结构性改革、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J]. 当代财经,2021,(9):16-28. [8] Weber M., Kalberg S.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9] Barro R.J., McCleary R. M. Relig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3, 68(5):760-781. [10] 马仁锋,吴丹丹,王腾飞. 文化资本多尺度差异及其对浙江区域经济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3):82-86. [11] Kaufmann D., Kraay A., Mastruzzi M.Governance Matters VI: Aggregate and Individual Governance Indicators, 1996-2006[J].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7, 23(2): 1-30. [12] 林毅夫,王勇,赵秋运. 新结构经济学研习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13] 林毅夫. 经济转型离不开“有为政府”[N]. 人民日报,2013-11-26. [14] 林毅夫. 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J]. 宏观经济研究,2005,(10):41-42. [15] 林毅夫,龚强. 发展战略与经济制度选择[J]. 管理世界,2010,(3):5-13. [16] 徐朝阳,林毅夫.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J]. 中国社会科学,2010,(3): 94-108. [17] 林毅夫,刘培林.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3,(4):18-32. [18] 林毅夫. 经济结构转型与“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8. [19] 林毅夫,刘明兴.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 世界经济,2003, (8):3-14. [20] 林毅夫,刘明兴.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 经济研究,2004, (7):48-58. [21] 林毅夫,陈斌开. 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 经济学(季刊),2013,(4):1109-1140. [22] 郑洁,付才辉. 企业自生能力与环境污染:新结构经济学视角[J]. 经济评论,2020,(1):49-70. [23] 付才辉,赵秋运,陈曦. 产业升级研究的微观探索: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3. [24] 钟韵,贺莎. 回归以来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港澳研究,2017,(2):44-51. [25] 陈文鸿. 结构转型与香港的产业政策[J]. 国际经济评论,2004,(2):33-37. [26] 冯邦彦. 香港产业结构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7]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28] 林毅夫. 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方式和绩效检验[J]. 江海学刊,2002,(4):6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