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边燕杰, 郭小弦, 李晓光. 市场化与社会资本的变迁: 1999—2014[J]. 开放时代, 2020, (4): 140-157. [2] 高华川, 王划璞, 董珍. 智能驱动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 55-69. [3] 郭金, 钟嘉阳. 社会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基于环境效率视角[J]. 经济问题, 2023, (12): 73-80. [4] 何冰洋, 邓晶晶, 周积琨. 媒体环境报道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 (5): 85-94. [5] 蒋为, 张明月, 吉萍. 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的企业动态分解: 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与选择效应[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2, (12): 153-172. [6] 刘世锦, 赵勇, 刘耕源.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四位一体”评估框架及测度[J]. 生态文明研究, 2024, (3): 21-41. [7] 李俊青, 高瑜, 李响. 环境规制与中国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基于异质性企业视角[J]. 世界经济, 2022, (1): 82-109. [8] 李涛, 李昂, 宋沂邈.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价值效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1, (13): 211-222. [9] 卢京宇, 郭俊华.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碳减排效应[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 78-90. [10] 潘静. 个人信息的声誉保护机制[J]. 现代法学, 2021, (2): 155-170. [11] 沈子夏. 碳交易、碳排放权配额与绿色转型风险[J]. 经济学动态, 2024, (11): 110-127. [12] 王晓楠,张永芬. 物质供给、社会资本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路径[J]. 环境社会学, 2024, (1): 169-174. [13] 许文立, 孙磊.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经验证据[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 (7): 133-155. [14] 徐嘉琪,刘雯. 新时代绿色生活方式转型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理论探讨, 2023, (3): 169-174. [15] 杨友才, 牛晓童. 社会信任对环境规制碳减排效果的影响——基于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 (4): 82-92. [16] 游忠湖,施生旭.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逻辑、困境及策略[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2, (3): 69-77. [17] 叶子, 钟涨宝. 收益预期、社会信任与农户农地转出契约选择[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11): 72-80. [18] 张杰, 魏荟茹,袁岿然. 社会资本、环境认知水平与农户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基于环塔生态脆弱区881份农户的调研数据[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4, (6): 88-98. [19] 张蕊, 叶艳艳. 中央环保督察能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吗——来自上市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 (6): 13-26. [20] 周晓丽, 韩明阳. 数字赋能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研究[J]. 生态经济, 2024, (8): 183-191. [21] Guo B, Feng Y, Wang X.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carbon emission[J].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24, 33(2): 1681-1703. [22] Luo X, Liu X, Liu W.Do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subsidies improve corporate carb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2024, 33(2): 217-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