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薄文广, 钱镱, 屈建成, 等.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及交互影响研究: 基于1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23, (9): 106-116. [2] 韩文龙, 张瑞生, 赵峰. 新质生产力水平测算与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 (6): 5-25. [3] 洪银兴. 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 经济学动态, 2024, (1): 3-11. [4] 黄群慧, 盛方富. 新质生产力系统: 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 改革, 2024, (2): 15-24. [5] 刘伟. 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J]. 经济研究, 2024, (3): 4-11. [6] 刘文祥, 赵庆寺.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 13-23. [7] 刘志彪, 凌永辉, 孙瑞东. 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J]. 南京社会科学, 2023, (11): 59-66. [8] 任保平.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与任务[J]. 经济问题, 2024, (5): 1-6. [9] 任保平, 豆渊博. 新质生产力: 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4, (3): 5-16. [10]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等. 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16, (9): 73-88. [11] 王建. 新质生产力赋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J]. 当代财经, 2024, (10): 113-122. [12] 王培鑫, 吕长江.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和谐共进——来自创新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23, (1): 67-83. [13] 王勇, 于海潮.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高质量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J]. 科学社会主义, 2024, (4): 13-21. [14] 向书坚, 徐应超, 李凯.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统计评价研究[J]. 统计研究, 2024, (3): 33-47. [15] 徐细雄, 李万利. 儒家传统与企业创新: 文化的力量[J]. 金融研究, 2019, (9): 112-130. [16] 杨华, 洪新敏. 中国数字新质生产力统计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24, (9): 32-44. [17] 杨振家, 彭正德.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问题检视与实践路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6): 3-13. [18] 袁劲, 刘啟仁, 赵灿. 城市工业机器人渗透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来自多维数据的证据[J]. 经济学动态, 2024, (3): 25-43. [19] 张毅祥, 刘贽源, 宋博伟, 等. 可再生能源消费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基于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23, (6): 215-224. [20] 赵新宇, 万孟泽.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与空间溢出效应[J]. 山东社会科学, 2023, (11): 14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