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先明,孙爱军,曹源芳. 基于空间模型的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研究——来自中国省域1998—2008年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0,(10):68-82. [2] 龙海明,唐怡,凤伟俊. 我国信贷资金区域配置失衡研究[J]. 金融研究,2011,(9):54-64. [3] 张大永,张志伟. 竞争与效率——基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19,(4):111-129. [4] 李延喜,陈克兢,刘伶,张敏. 外部治理环境、行业管制与过度投资[J]. 管理科学,2013,(1):14-25. [5] 罗党论,刘晓龙. 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J]. 管理世界,2009,(5):97-106. [6] 陈冬华,姚振晔. 政府行为必然会提高股价同步性吗?——基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18,(12):112-128. [7] Kuznets 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45(1): 1-28. [8] 米运生,谭莹.中国信贷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差异:基于四大区域及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5):31-37. [9] 刘飞.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效率[J]. 金融论坛,2014,(6):32-37. [10] 马娟,万解秋. 利率市场化、地方政府干预与信贷配置效率——基于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商业研究,2018,(11):38-47. [11] Brandt L., H. Li. Bank Discrimin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c: Ideology, Information, or Incentiv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3, 31(3): 387-413. [12] Allen F., J. Qian, M. Qian.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77(1): 57-116. [13] 闫焕民,王浩宇. 审计功能、产权歧视与银行贷款担保[J]. 财经论丛,2019,(3):72-82. [14] 王明虎. 银行业竞争、信贷规模歧视和上市公司银行借款融资差异[J]. 经济经纬, 2010,(4):139-143. [15] 刘忠,李殷.“所有制歧视”VS“规模歧视”: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危害更大——基于地区信贷腐败的视角[J]. 当代经济科学,2018,(5):45-56. [16] 夏祥谦,范敏. 融资歧视、银行信贷配置与资本回报率——来自省级企业贷款数据的再检验[J]. 上海金融,2019,(6):33-43. [17] 魏芳. 政府补助、金融发展与信贷规模歧视[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4):140-149. [18] 刘浩,唐松,楼俊. 独立董事:监督还是咨询?——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2012,(1):141-157. [19] 陈德球,肖泽忠,董志勇. 家族控制权结构与银行信贷合约:寻租还是效率?[J]. 管理世界,2013,(9):130-143. [20] 米晋宏,刘冲. 政治关系、非市场力量与企业融资[J]. 世界经济文汇,2014,(4):49-61. [21] 倪娟,彭凯,胡熠. 连锁董事的“社会人”角色与企业债务成本[J]. 中国软科学,2019,(2):93-109. [22] 薛爽,肖星. 捐赠:民营企业强化政治关联的手段?[J]. 财经研究, 2014,(11):102-112. [23] 李维安,王鹏程,徐业坤. 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行为[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1):4-14. [24] 罗正英,周中胜,王志斌.金融生态环境、银行结构与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基于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 金融评论, 2011,(2):64-81. [25] 何韧,刘兵勇,王婧婧. 银企关系、制度环境与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J]. 金融研究,2012,(11):103-115. [26] 陈红艳,王加中. 银行信贷中的行业风险测度[J]. 金融论坛,2010,(12):30-35. [27] 房巧玲,崔宏,王金涛. 信贷资产行业配置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J]. 金融论坛,2013,(8):62-68. [28] 李润平. 生命周期、融资条件、行业分类与中小企业融资[J]. 当代经济科学,2014,(7):77-86. [29] 李泽广,刘宇. 信贷支持机制与行业配置效率——基于市场化视角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9,(10):20-24. [30] 杜兴强,曾泉,杜颖洁. 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能否有助于民营上市公司打破行业壁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89-99. [31] Graham J.R., S. Li, P. Qiu. Corporate Misreporting and Bank Loan Contract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9(1): 44-61. [32] 梁上坤,赵刚,王玉涛. 会计信息透明度会影响银行借款契约吗?[J]. 中国会计评论, 2013,11(4):457-489. [33] 赵刚,梁上坤,王玉涛. 会计稳健性与银行借款契约——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14, (12):18-24. [34] Dennis S., Nandy I., G. Sharper. The Determinants of Contract Terms in Bank Revolving Credit Agre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0, 35(1): 87-110. [35] Bharath S.T., S. Dahiys, A. Saunders, A. Srinivasan. Lending Relationships and Loan Contract Term[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1, 24(4): 1141-1203. [36] 汪伟,史晋川. 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吉利集团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5,(4):132-140. [37] 罗党论,唐清泉. 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世界经济,2009,(7):8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