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杂志社简介
本社概况
学术顾问
编委
编辑部成员
领导及专家关怀
期刊荣誉
期刊在线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当代财经英文精萃版
当代财经讲坛
当代财经讲坛
当代财经研究方法动态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栏目导引
重点选题
模板下载
编校往来
编校规范
差错认定
常见错误
作者来信
本社动态
信息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欢迎订阅
项目合作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与查稿
专家审稿登录
编辑办公登录
主编办公登录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刊 期:双月刊
创办年份:1999年
主办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刊社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双港东路大街168号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8-29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6-1224/F
国内邮发代号:44-107
出版日期:单月25日
友情链接
联合国
中国知网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1-01-21
上一期
下一期
依法治国与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蒋悟真,黄 越
2015, 0(01): 485.
摘要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现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人才及其教育机制的创新,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是法学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当下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确立了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建设法治中国亟须当代法学教育的转型和变革,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应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性质其实是职业教育;而复合型法律人才将是法治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中国未来的法学教育发展应当结合四中全会的精神,革新法学教育理念,并从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上予以创新。
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
胡光志,屈淑娟
2015, 0(01): 486.
摘要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只有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现代化。经济法是危机对策法、拯救市场法、补救民法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无论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还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未来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是推动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虚拟经济法治建设以及规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
涂亚峰
2015, 0(01): 487.
摘要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的研究是正面回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暗含学理问题的破题之举。在哲学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方使文化理性精神问题成为一个科学的命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主要包括:“科学”理性精神、“发展”理性精神以及“和谐”理性精神。这些文化理性精神,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汇入世界历史大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生动写照。
层次态理论视角下的宋代生态管理思想及其实践
方宝璋1a,邹心平1b
2015, 0(01): 488.
摘要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层次态理论是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强调不同系统层次的差异与协同,其理论具有普适性。宋代生态管理思想与实践暗含层次态理论,其治理对象分为植物、水土、动物、自然景观等层次;治理途径分为保护、干预、利用生态环境等层次;治理目标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宋代层次态生态治理对当代的启示是,通过全面多层次的保护、干预、利用相结合的途径对自然生态进行治理,在人与自然和谐中永续利用自然。
养殖规模化对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的稳定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周 晶1a,张科静2,丁士军1b
2015, 0(01): 489.
摘要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界普遍认为养殖规模化具有缓解畜禽产量波动的作用。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并估计养殖规模化对我国生猪产量波动的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降低生猪出栏量波动幅度,但这种稳定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规模化水平每提高10%,将使猪肉价格上行引发的出栏量正向波动显著降低1%,而养殖规模化对负向冲击因素造成的出栏量负向波动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规模养殖场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明显、纵向一体化水平偏低等内部因素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涨和疫病冲击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目前养殖规模化无法有效缓解生产负向波动的主要原因。
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合作关系对农户和关联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卫龙宝,李 静
2015, 0(01): 490.
摘要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安徽省茶叶种植户和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农业产业集群主体的合作关系及其对茶农和茶叶企业收益的影响,发现农业产业集群主体的合作关系普遍存在,并且对其主体即茶农和茶叶企业收益有显著的影响。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帮助均对其茶叶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与茶叶收购者的纵向合作,诸如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也可以提高茶农收入。与此同时,茶叶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以及茶叶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纵向合作均可以提高茶叶企业的收益。因此,推动茶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茶叶企业与茶农之间的合作,通过茶叶企业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提高茶农生产技术水平和收入;积极构建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度合作;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农业产业集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发展集群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基于动态财务分析的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度量研究
王正文,田 玲,李 慧
2015, 0(01): 491.
摘要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到财产保险业保费水平不断下降和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规模的限制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中国财产保险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财务风险。文章将传统动态财务分析方法与Copula理论相结合构建了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度量模型,并选取了2001年至2011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产保险公司为了获取当前收益承担了过高的财务风险。提高可投资资金的比例和提高再保险的比例均能提高保险公司的绩效,但是提高再保险的比例对保险公司的绩效提高的效果更显著,因此,提高再保险比例应该是当前条件下保险公司提高绩效的主要方式。
“新农保”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以山东省为例
范辰辰,李 文
2015, 0(01): 492.
摘要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对其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农保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来增加消费,对其消费能力并无显著影响。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试点的第二年,但随着新农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新农保缴费与收益的关系日渐明确,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区域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试点主要对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绿色创业背景下顾客绿色抱怨与探索式绿色产品创新的关系研究
李先江
2015, 0(01): 493.
摘要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创业企业经常会接收到顾客绿色抱怨,通过探索顾客绿色抱怨转化为探索式绿色产品创新的机理,将探索性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将变革型领导作为调节变量构建顾客绿色抱怨转化为探索式绿色产品(服务)创新的概念模型,并以国内225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探索性学习在顾客绿色抱怨与探索式绿色产品(服务)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最有价值的发现在于变革型领导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非道德解读——资源基础与背景依赖的视角
杨春方
2015, 0(01): 494.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严峻。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多从个人、企业或外部环境的单一层面来展开,且缺少对制度因素和政府干预的相关研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一般被归咎于经营者的道德缺失。通过对个人、企业、外部环境的三维视角全面探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道德与非道德根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经营者的道德缺失,并从资源基础理论和背景依赖理论的视角而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的非道德原因是,企业资源能力的约束和社会控制失败。但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承受着更为规范的政府监管。
货币财政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基于交互效应SVAR的实证
陈煜明,阳建辉
2015, 0(01): 495.
摘要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货币调节、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响应机制模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利率调节、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效应。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比较明显;经济增长本身具有空间效应;利率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东至西依次减弱,财政政策冲击呈现出东强、中弱、西强的区域差异性规律;财政政策和货币调节效应存在区域互补性与趋同性。决策者应在“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政策下,实施有区别、有倾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35个大中城市的证据
王 猛1,王有鑫2
2015, 0(01): 496.
摘要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产业集聚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首次利用2003-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考察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1)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产业政策促进了西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但对东、中部城市影响不显著;(2)产业多样化对东、中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有正向影响,对西部城市影响不显著,而产业专业化抑制了东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促进了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3)基础设施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城市应制定适合于自身的文化产业战略,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和“一刀切”的政策倾向。
中国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影响分析
王认真
2015, 0(01): 497.
摘要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5-2011年中国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当期跨期我国省域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某一省域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对其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当期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其本身资本投入;当期模型证券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跨期模型中证券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不确定。各省域要大力发展金融体系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应注重与邻近周边省域的银行业金融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正向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