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盐野宏.行政作用法论[J].公法研究,1972,(34):228-242. [2] [日]远藤博也.行政过程论の意义[J].北大法学论集,1977,(3),229-245. [3] [日]玉井克哉.ドイツ法治国思想の历史的构造(5·完)[J].国家学会杂志,1991,(7):52-67. [4] 叶金育. 税收优惠统一立法的证成与展开——以税收优惠生成模式为分析起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2):114-129. [5] 王诚尧. 发展中的财税理论政策与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46. [6] 黄茂荣.税法总论(第三册)[M].台北:自版,2008:25,25,19. [7] 施正文. 论税收之债的溯及变更和消灭[J]. 现代法学,2008,(5):95-105. [8] 陈清秀. 税法总论[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4:73. [9] 葛克昌. 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M].台北:翰芦出版公司,2012:205. [10] 翁岳生.行政法(上册)[M].台北:翰芦出版公司,1998:531. [11] [日]美浓部达吉.行政裁判法[M].邓定人,译.郑取,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4. [12] 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M].台北:自版,2010:621,295--296. [13] 莫于川. 良善之法是善治的基础,审判独立是权利的保障[A].政治大学法学院公法学中心. 审判独立于权利救济、行政诉讼之发展与变革: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论文集(三)[C]. 台北:新学林出版公司,2016:298. [14] 翁岳生. 行政法与现代法治国家[M].台北,三民书局,2015:2,29. [15] 史尚宽. 行政法论[M].台北:自版,1954:275. [16] 罗豪才. 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0. [17] 袁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5. [18] 闫尔宝. 论作为行政诉讼法基础概念的“行政行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2):55-60. [19] 陈敏. 行政法总论[M].台北:新学林出版公司,2009:304--305;770. [20] 宋功德. 聚焦行政处理——行政法上“熟悉的陌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21] [日]桥本博之.要说行政诉讼[M],东京:弘文堂,2006:35. [22] Hartmut Maurer.Der Verwaltungsvertrag: Problem und Moeglichkeit[M]. Berlin: DVBl.1989, S. 806. [23] [日]高桥滋.现代型诉讼と行政裁量[M].东京:弘文堂,1992:153. [24] 台中高等法院. 行政法实务研究(第四册)[M].台中:台中高等行政法院编印,2011:384. [25] 江利红. 行政过程论在中国行政法学中的导入及其课题[J].政治与法律,2014,(2):50-63. [26] 湛中乐. 现代行政过程论—法治理念、原则与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7] 江必新. 行政法制的基本类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8—199. [28] 陈春生. 行政法之学理与体系(一)——行政行为形式论[M]. 台北:三民书局,1996:68. [29] 陈敏. 限制出境之保全措施[A]. 法治与现代行政法法治斌教授纪念论文集[C].台北:元照出版社,2004:560. [30] 傅玲静,多阶段行政程序——环境影响评估程序与开放许可程序之关系[J].月旦法学教室,2008,(4):22-38. [31] 程明修. 行政处分的构造[M]. 台北,新学林出版公司,2016:10. [32] 李建良. 论多阶段行政处分与多阶段行政程序之区辨——兼评“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1603号判决[J].中研院法学期刊,2011,(9):286-298. [33] 蔡震荣. 多阶段行政处分与行政救济[A].台湾行政法学会,行政法争议问题研究(上)[M]. 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0:517. [34] 董保城. 行政程序中程序行为法律性质及其效果之探讨[J].政大法学评论,1994,(6):80-94. [35] [日]大桥洋一.行政法学的结构性变革[M].吕艳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 [36] 陈清秀. 量能课税原则在所得税法上之实践[A].台湾行政法学院会,行政法院裁判评析[M]. 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8:178. [37] [尼日利亚] T.O. Elias.智明,译,项克涵,校.关于时际法的理论尼日利亚] T.O. Elias.智明,译,项克涵,校.关于时际法的理论[J].法学评论,1981,(8):1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