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张卫伟,王建新. 美好生活的多重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构建[J]. 思想理论教育,2018,(4):37-42. [3] 杨延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 观察与思考,2018,(4):76-82. [4] 乔文瑄. “两个结合”: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源泉、历史根基和实践逻辑[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86-191. [5] 衣永红,孙晶.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表达[J]. 长白学刊,2023,(2):58-66. [6] 唐魁玉. 创造美好生活应从寻找生活真相开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2-14. [7] 牛海,孟捷. 新时代人民福利建设目标及路径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理论与改革,2019,(2):30-38. [8] 陈帅飞,曾伟. 美好生活需要与民生政策供给的优化[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62-172. [9] 张懿. 马克思生命观视域中理解“美好生活”的三个维度[J]. 思想教育研究,2018,(1):42-46. [10] 秦维红,张玉杰. “美好生活”探究的三重维度[J]. 思想教育研究,2020,(8):43-48. [11] 成龙.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百年经验[J]. 求索,2021,(3):21-28. [12] 郭庆松.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11):22-25. [13] 张劲松. 适度:基于资源环境限制的美好生活满足方式[J]. 行政论坛,2018,(2):17-22. [14] 付海莲,邱耕田. 如何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0-45. [1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6]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 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0]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2] 郭明飞,张春发. 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批判与超越[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10):25-32. [23] 任中平.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的发展走向[J]. 理论与改革,2022,(2):1-15. [24] 陈明明,李松. 当代中国党政体制的沿革:路径与逻辑[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6):1-17. [25]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26]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7] 林尚立. 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2-122. [28] 郑永年. 为中国辩护[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