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思远, 林闽钢.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增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 (1): 54-68. [2] 成欢, 林义. 多层次养老保险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 (9): 75-88. [3] 华颖, 郑功成.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效果评估与政策建议[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 (4): 66-74. [4] 景鹏, 周佩, 胡秋明. 养老保险缴费率、经济增长与养老金替代率—兼论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的关系[J]. 经济科学,2020, (6): 124-136. [5] 林义.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优化与服务拓展[J]. 社会保障评论,2022, (5): 56-65. [6] 刘桂莲, 房连泉. 典型国家的非缴费型与缴费型养老金制度融合设计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3): 27-35+44. [7] 聂爱霞, 朱火云. 国际视角下我国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构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 (5): 117-121. [8] 彭浩然.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改革方向——基于个人账户改革四次争论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2021, (2):160-168. [9] 齐传钧. 非缴费型养老金的历史、现状及启示[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3): 36-44. [10] 孙荣.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测度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 (1): 65-75. [11] 曾益, 叶琪茂. 延迟退休年龄背景下的适度最低缴费年限研究——基于基金可持续性与养老金替代率视角[J]. 保险研究,2024, (7): 75-86. [12] 张熠. 社会保障模式与改革:一个基于“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分析[J]. 社会保障评论,2022, (3): 44-56. [13] 郑秉文. 非缴费型养老金:“艾伦条件”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改革出路[J]. 社会科学文摘,2020, (6): 51-55. [14] 郑秉文. 推进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融合发展[J]. 中国金融,2025, (7): 63-65. [15] 郑功成.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理性建制[J]. 中国人口科学, 2024, (5): 9-13. [16] 郑伟. 社会保障与现代化国家建设[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 (20): 27-33. [17] Hu A.The global spread of neoliberalism and China’s pension reform since 1978[J].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2012, 23(3): 609-638. [18] Martin F.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 82(5): 75-95. [19] World Bank.Averting the old-age crisis: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 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