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边燕杰, 缪晓雷. 如何解释“关系”作用的上升趋势?[J]. 社会学评论, 2020, (1): 3-19. [2] 程建青, 罗瑾琏. 创业者人力资本如何激活机会型创业?——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6): 110-122. [3] 崔宝玉, 王孝璱. 中国农民究竟是“善分”还是“善合”——论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影响[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5): 94-109. [4] 贺雪峰.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 开放时代, 2012, (10): 108-129. [5] 蒋国河, 江小玲. 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下乡与村企关系: 互惠难题与合作困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1): 111-124. [6] 柯杰升, 罗必良. 宗教与人情——关于社会纽带的经济学考察[J]. 世界经济文汇, 2023, (1): 102-120. [7] 李雪灵, 刘京, 刘源. 社会创业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自我调节理论[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 37-48. [8] 刘聪, 钱龙. 信贷支持对农户农业创业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5): 100-113. [9] 刘腾龙. 嵌入式经营:“新农人”农业创业的经营困境与调适机制[J]. 当代青年研究, 2022, (6): 5-11. [10] 罗竖元, 黄萍. 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 57-66. [11] 涂勤, 曹增栋. 电子商务进农村能促进农户创业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 中国农村观察, 2022, (6): 163-180. [12] 王兵, 刘志彪, 孔令池. 中国省域营商环境的测度、评估与区域分异[J]. 经济地理, 2023, (4): 1-9. [13] 魏滨辉, 刘子玉, 罗明忠. 乡村治理对农户创业及其绩效的影响[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3, (2): 152-161. [14] 徐宗阳. 资本下乡的农业经营实践——一个公司型农场内部的关系与风气[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49-60+157-158. [15] 杨向阳, 潘妍, 童馨乐. “双边”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异地创业[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9): 30-41. [16] 张呈磊, 李文秀. 数字普惠金融、社会网络与农户创业——基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替代的视角[J]. 世界农业, 2023, (2): 104-115. [17] 张华泉, 刘杰, 吴平. 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基于CFPS2010~2018数据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 2022(5): 88-97. [18] 赵策, 武舜臣, 诸品璋. 宗族网络、社会责任履行与农民创业企业竞争力[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3, (1): 87-96. [19] 周飞舟, 何奇峰. 行动伦理:论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基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6): 88-97. [20] 朱满德, 赵琴, 程国强. 关系网络、企业家精神与新农人创业[J]. 农业经济问题, 2023, (11): 36-48. [21] Brüderl J, Preisendrfer P.Network support and the success of newly founded busines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8, (3): 213-225. [22] Burt R, Burzynska K.Chinese entrepreneurs, social networks, and guanxi[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7, (6): 1-40. [23] Subrahmanyam S.Social networking for entrepreneur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019, (1): 117-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