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庆育. 民法总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2] 万方. 隐私政策中的告知同意原则及其异化[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61-68. [3] 丁晓强. 个人数据保护中同意规则的“扬”与“抑”——卡-梅框架视域下的规则配置研究[J]. 法学评论, 2020, (4): 130-143. [4] 王琳琳. 个人信息处理“同意”行为解析及规则完善[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 (2): 80-91. [5] 彭诚信. 论个人信息的双重法律属性[J]. 清华法学, 2021, (6): 78-97. [6] 程啸. 中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创新与发展[J]. 中国法律评论, 2020, (3): 46-61. [7] 程啸. 侵权责任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1. [8] 周樨平. 竞争法视野中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的判断标准——兼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J]. 法学, 2015, (5): 92-104. [9] 包晓丽. 二阶序列式数据确权规则[J]. 清华法学, 2022, (3): 60-75. [10] 高建成. 限制数据抓取行为的正当性及其价值衡量[J]. 中国流通经济, 2022a, (8): 117-127. [11] 申卫星. 数字权利体系再造:迈向隐私、信息与数据的差序格局[J]. 政法论坛, 2022, (3):89-102. [12] 杨合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释义[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2. [13] 蔡培如.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规范释义及制度建构[J]. 交大法学, 2023, (2): 59-73. [14] 王锡锌. 个人信息可携权与数据治理的分配正义[J]. 环球法律评论, 2021, (6): 5-22. [15] Hert D.P., Papakonstantinou V., Malgieri G., Beslay L., Sanchez I. The Right to Data Portability in the GDPR: Towards User-Centric Interoperability of Digital Services[J]. 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Law and Practice, 2018, 34(2): 193-203. [16] 张翔. 个人信息权的宪法(学)证成——基于对区分保护论和支配权论的反思[J]. 环球法律评论, 2022, (1): 53-68. [17] 汪庆华. 个人信息权的体系化解释——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公法属性[J]. 环球法律评论, 2022, (1): 69-83. [18] 杨芳.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及其检讨——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之保护客体[J]. 比较法研究, 2015, (6): 22-33. [19] Kang J.Information Privacy in Cyberspace Transactions[J]. Stanford Law Review, 1998, 50(4): 1193-1294. [20] 龙卫球.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J]. 政法论坛, 2017, (4): 63-77. [21] 王瑞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8. [22] 李友根. 论消费者在不正当竞争判断中的作用——基于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案的整理与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 (1): 44-54+159. [23] 宋亚辉.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分析框架[J]. 中外法学, 2023, (4): 963-982. [24] 袁昊. 新兴权利视域下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的法律规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 81-91. [25] 高建成. 限制数据抓取行为的违法性认定——以美国干扰侵权理论为视角[J]. 财经法学,2022b, (6): 81-95. [26] 尚佳. 反垄断法视阈下平台自我优待的违法性分析——基于欧美谷歌购物案之比较[J]. 人文杂志, 2023, (5): 128-140. [27] 袁俊宇,张斌峰.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制度的规范构造与协调适用[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 81-91. [28] 戴昕. 数据界权的关系进路[J]. 中外法学, 2021, (6): 1561-1580. [29] 约瑟夫·拉兹. 法律体系的概念[M]. 吴玉章,译.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0] 王昭武. 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违法判断的相对性[J]. 中外法学, 2015, (1): 170-197. [31] 张峰铭. 论“一般违法性”的法理定位与教义学功能——以部门法判断协调问题为中心[J]. 环球法律评论, 2023, (2): 71-90. [32] 丁晓东. 个人信息权利的反思与重塑论个人信息保护的适用前提与法益基础[J]. 中外法学, 2020, (2): 339-356. [33] 程啸. 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3): 102-122+207-208. [34] 刘辉. 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三重授权原则”的冲突与调适[J]. 政治与法律,2022, (7): 114-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