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1-01-21
    中国台湾地区“民诉法”修改的启示与借鉴
    熊云辉
    2017, 0(04):  280.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湾民诉法”六十多年的修法历史,在法的良善发展上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如成立专业的修法组织,专司法的修改与检讨;修法者有较强的社会关怀和人性关怀。当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较严重的问题,如过分强调本土化,违反法的发展规律;学者主导修法导致法的修改过于理想,脱离实际。大陆修改民事诉讼法过程中,在参考“台湾民诉法”修改经验时,应注意吸取其有益经验,对于其存在的严重问题应尽力避免。
    税法解释中纳税人主义的证立——一个债法的分析框架
    叶金育
    2017, 0(04):  281. 
    摘要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法解释实践中,时常面临“对国库有利”还是“对纳税人有利”的两难选择。基于财政需求,实践中多偏向“对国库有利”的方向进行解释。但作为一种类似于格式合同的非典型公法之债,解释机关更须遵循债之解释的普适性原理。故,当遇有税法不明或课税事实不明等情境,且存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时,应该秉持“不利解释规则”,做有利于规则接受者的解释,即奉行税法解释上的纳税人主义立场。尽管如此,对于纳税人主义在税法解释中的作用,仍应理性评估、客观对待。不能低估但也不宜过分高估;不能缺位行使,更不能越位适用。仅当对解释对象已经采用“通常理解规则”进行解释,且无法得出确切的解释结论时,方可启用纳税人主义。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不同解释方法而致的错乱纷杂的解释结果之间厘清头绪,找到各方均可接受的唯一正解。
    官商博弈:1927年广州都市土地税的实施及其困境
    夏巨富
    2017, 0(04):  282. 
    摘要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20年代广州处于大变革时期,政局变动频繁,通常波及商业经济领域。随着广州民国政府的建立,推行一系列的相关举措来践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通过实行都市土地税实现平均地权的思想,节制资本,以期达到缩小社会贫富分化的初衷。但此次实施土地税却遭到商人团体的激烈反对,使其推行面临相当大的阻力,遂形成官商博弈之态势。官商历经数旬几番的较量与互动,综合考虑税收征缴、商业凋敝和政局问题等因素,最终在各自让步的前提下结束纷争。商界妥协的结果是大致接受官厅的税则,政府则消解来自商界的阻力,最后广州都市土地税得以顺利实施。
    政治变迁视野下乡村发展型权威结构与社会治理——皖中G村的演绎
    张飞龙1,李路曲2
    2017, 0(04):  283. 
    摘要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社会的运作机理受制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面对政治变迁,乡村组织必须通过调适自身运作逻辑来予以有效因应。发展型体制要求乡村权威具有整合乡村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政治锦标赛”模式下,政绩考核方式的变更对塑造乡村权威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社会在因应政治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多种治理模式,但其治理绩效却极为悬殊。研究发现,在体制转型背景下,某些乡村逐渐演化出一种具有强烈发展导向的权威组织结构,在其导引下,能够达到整合乡村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效能,进而展现出较高的社会治理绩效。
    社会分工、成本分摊与农机作业服务产业的出现——以冀豫鲁三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为例
    蔡 键1,刘文勇2
    2017, 0(04):  284. 
    摘要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机作业服务是中国在机械化进程中探索出来的特殊产业模式。该模式从根本上克服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马力机械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从社会分工角度而言,农机作业服务产业的出现是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的。研究表明:第一,在人工成本上升与购机补贴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劳动力与机械相对成本越来越高,由此也诱发农民强烈的农机使用需求;第二,受限于小规模经营的资源条件和农业收入水平低下的经济状况,小农一家一户无法负担农机的购置成本;第三,社会分工产生农机作业服务产业,有利于将高昂的农机购置成本在多个农户间进行分担,是解决农机高需求和农户低购买力矛盾的有效途径。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要素报酬视角的解析
    涂涛涛,李谷成
    2017, 0(04):  285. 
    摘要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使用编制的2012年细化农业部门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居民绝对、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在中期会加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长期会缩小该差距;在所有模拟期,农业技术进步会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与中性技术进步相比,有偏技术进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显著;要素替代弹性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要素报酬配置,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缓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我们的研究结论,可为农业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
    医疗产品价格、医疗保健支出与城镇职工养老金购买力——以江西省为例
    郭 曦
    2017, 0(04):  286. 
    摘要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严峻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些老年人主体需求的价格上涨趋势要快于其他产品与服务。通过分析医疗产品价格与医疗保健支出之间的关系,得出医疗产品价格变化所带来的医疗保健支出的变动幅度,在对比分析养老金与养老金主体开支的基础上,发现城镇退休者主体开支的增长超过了养老金本身的增长,养老金的购买力在逐年缩水。为提高城镇职工养老金购买力水平,需完善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机制以及稳定医药品和医疗保健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
    医疗风险、医疗保险与流动人口消费
    朱铭来,史晓晨
    2017, 0(04):  287. 
    摘要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验证了医疗风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流动人口的总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略高于农村常住人口,但娱乐性消费占比均小于城镇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住院风险和住院花费都小于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住院发生率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城镇医疗保险的比没有的消费水平要高;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农村医疗保险的消费水平比没有的要低。我们提出,为促进流动人口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流动人口的医疗风险;其次要鼓励流动人口,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并且要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
    基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行为研究——来自深市主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宋 玉,陈 岑
    2017, 0(04):  288. 
    摘要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地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亲自前往上市公司所在地,与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公司产品线、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文章基于手工搜集的2012-2013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信息,以信息不对称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信息的披露形式、行业分布、频率和时间分布等特征以及信息不对称指标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外部信息环境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前期有机构投资者跟随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概率越大、调研的次数越多;公司不确定性仅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概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内部控制、风险投资与上市公司IPO业绩变脸
    徐 虹,林钟高,
    2017, 0(04):  289. 
    摘要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08—2014年中小板和2009—2014年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秉承风险投资的经典治理假说,考察风险投资治理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普遍存在业绩变脸现象,而且参与比例越高,业绩变脸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可以弱化风险投资对企业IPO后业绩变脸现象的负面影响,且参与程度越高(风投持股比例越大、参与董事会治理)的公司,抑制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发展尚未成熟,风险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逐名动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真正实现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与创造价值增值目标。
    财政分权对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
    严雅娜,谭建立
    2017, 0(04):  290. 
    摘要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构建义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2004—2013年各省义务教育综合得分,结果显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长期存在,近年来有所缩小。基于此评价结果,分析财政分权体制对义务教育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支出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力等因素对义务教育的影响均较显著,但是影响方向不同。财政支出分权没有对义务教育产生正效应,地方政府本级财力增强促进了义务教育发展,转移支付地区效应差别较大。需要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分权度,建立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间的转化机制,特别是增强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本级财力以缩小义务教育差距。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计量验证——基于生产函数角度
    刘满凤1a,李昕耀1b
    2017, 0(04):  291. 
    摘要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相辅相承、互动发展的,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转化为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又可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揭示每一种模式的典型特点;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建立基于间接R&D、生产要素和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模型,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存在显著的拉动作用;从技术溢出角度来看,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投入要素来看,劳动和资本投入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小于R&D和间接R&D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研究
    张 伟1,游建民2
    2017, 0(04):  292. 
    摘要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不断驱动国内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根据产业链演进的驱动要素划分产业链的演进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中,分析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产业链低碳化升级趋势明显。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链将会根据不同演进阶段中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产业链升级轨迹以及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变化进行低碳化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