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多奇.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J]. 法学研究,2018,(05):20-39. [2] 何剑锋.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路径[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58-65+130-131. [3] 白江. 我国股权众筹面临的风险与法律规制[J]. 东方法学,2017,(01):14-28. [4] 姚海放. 治标和治本: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新动向的审思[J]. 政治与法律,2018,(12):12-22. [5] 梁松. 互联网金融监管行政法律制度构建必要性及因应之道[J]. 行政管理改革,2019,(08):97-104. [6] 冯辉. 金融整治的法律治理——以“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为例[J]. 法学,2020,(12):19-35. [7] 岳彩申. 互联网金融平台纳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的法律思考[J]. 政法论丛,2021,(01):83-91. [8] 靳文辉. 互联网金融监管组织设计的原理及框架[J]. 法学,2017,(04):39-50. [9] 黄韬. 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与法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84-91+147. [10] 孙小明. 信息不对称下互联网金融的柠檬困境——以P2P网络借贷市场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2):169-171. [11] 徐荣贞,殷元星,王帅.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思考——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 财会月刊,2017,(05):33-38. [12] 冯辉. 网络借贷平台法律监管研究[J]. 中国法学,2017,(06):221-239. [13] 杨文尧天. 互联网现金贷监管规则缺陷及其法律应对[J]. 银行家,2018,(03):43-45. [14]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2018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11):28. [15] 曾威. 互联网金融竞争监管制度的构建[J]. 法商研究,2016,(02):27-36. [16] 修永春. “网联”时代第三方支付的三元监管模式探析[J]. 上海金融,2018,(11):87-91. [17] 甘强. 论经济法中的经济政策——以银行法领域的政策运用为例[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6):129-139. [18] 岳彩申. 民间借贷的激励性法律规制[J]. 中国社会科学,2013,(10):121-139+207. [19] 杨东.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15,(04):107-126+206. [20] 许多奇,唐士亚. 运动式监管向信息监管转化研究——基于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的审视与展望[J]. 证券法苑,2017,(04):21-37. [21] 应飞虎. 论结果导向的信息披露[J]. 中国社会科学,2019,(05):121-143+207. [22]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财贸经济,2015,(02):5-15. [23] 袁达松,刘华春. 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豁免制度的建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3):92-96+131. [24] 袁远. 由“管制”向“公共产品”的转型——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困境与对策[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66-172. [25] 赵尧. 同业竞争:一个被忽视的强制披露的制度功能——以网络借贷市场的秩序生成为例[J]. 东方法学,2019,(04):23-32. [26] 赵渊,罗培新. 论互联网金融监管[J]. 法学评论,2014,(06):118-126. [27] 刘倩云. 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51-57. [28] 薛澜,李宇环. 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 政治学研究,2014,(05):61-70. [29] 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1):103-111. [30] 李扬,孙伟平.“互联网+”与信息社会道德变革[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06-111. [31] 刘辉. 论互联网金融政府规制的两难困境及其破解进路[J]. 法商研究,2018,(05):58-69. [32] 刘志伟. 中国式地方金融:本质、兴起、乱象与治理创新[J]. 当代财经,2020,(02):52-64. [33] 张宇润. 金融自由和安全的法律平衡[J]. 法学家,2005,(05):91-99. [34] 张忠军. 论金融法的安全观[J]. 中国法学,2003,(04):107-115. [35] 李勇坚. 互联网金融视野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9):54-61. [36] 徐孟洲,杨晖. 金融功能异化的金融法矫治[J]. 法学家,2010,(05):102-113+178-179. [37] 李昌麒,应飞虎.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26-33. [38] 黄辉. 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正当性:基于债权人保护功能的法经济学分析[J]. 中国法学,2015,(06):159-178. [39] 邓纲,许恋天. 金融创新的“过滤式”监管体系构建——以“金融快消品”为分析对象[J]. 上海经济研究,2019,(04):87-97. [40] 马民虎,方婷,王玥. 美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情报杂志,2016,(03):17-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