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宝同.执行异议之诉:比较法视野下的谱系解读[J],比较法研究,2015,(4):78-97. [2] 汪青松.财产权规则与外观法理的冲突与协调——基于股权转让纠纷司法裁判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2):9-15. [3] 张勇健.商事审判中适用外观主义原则的范围探讨[J],法律适用,2011,(8):23-26. [4] 钱玉文,周运宝.论执行异议之诉中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J],常州大学学报,2015,(1):21-27. [5] 云闯.也谈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人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理念——与最高法院司伟法官商榷[DB/OL],http://www.sohu.com/a/251534954_738490,2018-09-02/2019-10-25. [6] 肖建国.执行标的实体权属的判断标准[J].政法论坛,2010,(3):97-105. [7] 司伟.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人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理念[N].人民法院报,2018-08-22(007). [8] 甘培忠,周淳.隐名出资纠纷司法审裁若干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13,(5):18-24. [9] 张双根.论隐名出资——对《公司法解释(三)》相关规定的批判与发展[J].法学家,2014,(2):61-77. [10] 胡晓静,崔志伟.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问题研究——对〈公司法解释(三)〉的解读[J].当代法学,2014,(2):32-38. [11] 李晓霖.论股东资格确认——以有限公司为视角[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2. [12] 张双根.股权善意取得之质疑——基于解释论的分析[J].法学家,2016,(1):131-147. [13] 赵万一,石娟.后民法典时代司法解释对立法的因应及其制度完善[J].现代法学,2018,(4):28-42. [14] 税兵.在表象与事实之间:股东资格确定的模式选择[J].法学杂志,2010,(1):90-92. [15] 李建伟.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变动模式研究——以公司受通知与认可的程序建构为中心[J].暨南学报,2012,(12):18-30. [16] 余佳楠.我国有限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与建构——基于权利外观原理的视角[J].清华法学,2015,(4):109-124. [17] 李长兵.德国商法中的权利外观责任及其借鉴[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6):90-96. [18] 叶林,石旭雯.外观主义的商法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2008,(3):9-13. [19] 尹田,尹伊.论对未经登记及登记不实财产的强制执行[J].法律适用,2014,(10):37-42. [20] 王延川.执行程序中权利外观优先保护之检讨[J].法学杂志,2015,(3):72-78. [21] 陈林莉.外观或事实:隐名股东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标准[A].最高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与行政审判实践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8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科研部,2017:917-918. [22] 陈醇.权利的结构:以商法为例[J].法学研究,2010,(4):86-99. [23] 李安安.股份投票权与收益权的分离及其法律规制[J].比较法研究,2016,(4):18-35. [24] 朱慈蕴,[日]神作裕之.差异化表决制度的引入与控制权约束机制的创新——以中日差异化表决权实践为视角[J].清华法学,2019,(2):6-27. [25] 梁上上.制度利益衡量的逻辑[J].中国法学,2012,(4):73-87. [26] 王雪平,王小平.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6):48-63. [27] [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25. [28] 崔巍.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经济增长:来自我国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8,(3):3-11. [29] 赵尧.整体主义视角下有限公司对外转让股权的制度重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2):46-51. [30] [德]C.W.卡纳里斯.德国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07-108. [31] 郑瑞平.论隐名股东利益之法律保护[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5):103-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