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程永生, 张德元, 汪侠.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绿色发展效应——基于农户视角[J]. 资源科学, 2022, (9): 1848-1864. [2] 丁琳琳, 吴群, 李永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3): 163-169.
 [3] 高湘媛, 高炜.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J]. 学术交流, 2015, (7): 124-129.
 [4] 高原, 赵凯. 以地为生的转型: 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J]. 农村经济, 2024, (7): 47-57.
 [5] 贺伟艺. 可持续经济福利驱动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3, (4): 123-128.
 [6] 洪银兴.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 2024, (10): 4-10.
 [7] 李长生, 刘西川. 土地流转的创业效应——基于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5): 96-102.
 [8] 李志平, 周言覃.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民福祉的传导机制研究[J]. 经济评论, 2016, (3): 86-94+107.
 [9] 卢华, 陈仪静, 胡浩, 等.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采用亲环境农业技术吗[J]. 农业技术经济, 2021, (3): 36-49.
 [10] 卢华, 胡浩, 陈苏. 农业生产性服务提高了粮食产量吗[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 (1): 102-113.
 [11] 毛慧, 陈绍俭, 付咏. 政策激励与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来自黄河流域陕西省农户的实证分析[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 91-101.
 [12] 穆娜娜, 高强. 组织结构视角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3): 33-44.
 [13] 邱俊杰, 任倩, 余劲.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资本投入与土地利用效率——基于鲁豫皖三省固定农户跟踪调查[J]. 资源科学, 2019, (11): 1982-1996.
 [14] 仇童伟, 章丹, 罗必良. 中国农机服务市场的转型机理及其政策选择[J]. 管理世界, 2024, (10): 85-105.
 [15] 曲朦, 赵凯. 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用:增收效应及要素贡献分解[J]. 农村经济, 2021, (5): 118-126.
 [16] 孙新华, 卫敬.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及其动力机制——以皖东Q县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 (3): 75-83.
 [17] 唐宏, 梁玲婕, 何慧芳, 等.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耕地细碎化对耕地撂荒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9): 2171-2187.
 [18] 王博文, 胡德胜, 何杏露. 资本禀赋异质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社会化服务的交易成本视角[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6): 119-130.
 [19] 王建华, 任敏慧, 马玲. 我国粮食收获环节节粮减损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J].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6): 78-87.
 [20] 王若磊.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时代内涵和重大意义[J]. 人民论坛, 2021, (9): 48-50.
 [21] 王圣云. 中国人类福祉变化的驱动效应及时空分异[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5): 632-643.
 [22] 王钊, 刘晗, 曹峥林.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分析——基于重庆市191户农户的样本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9): 17-26.
 [23] 吴偎立, 郑梦圆, 平新乔. 论农业生产托管与土地流转[J]. 经济科学, 2022, (6): 142-159.
 [24] 杨青, 贾杰斐, 刘进, 等. 农机购置补贴何以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视角[J]. 管理世界, 2023, (12): 106-123.
 [25] 余威震, 罗小锋.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研究——基于农药减量增效服务的实证检验[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8): 123-133.
 [26] 曾福生, 史芳.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抑制小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吗?——基于湘赣浙三地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村经济, 2022, (2): 37-44.
 [27] 张连刚, 陈卓.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农户社会资本吗?——基于云南省506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21, (1): 106-121.
 [28] 张梦玲, 翁贞林, 高雪萍.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药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605户稻农的调查数据[J]. 中国土地科学, 2023, (9): 106-116.
 [29] 张哲晰, 潘彪, 高鸣, 等. 农业社会化服务: 衔接赋能抑或歧视挤出[J]. 农业技术经济, 2023, (5): 129-144.
 [30] 赵培芳, 王玉斌. 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基于湘皖两省水稻种植户的实证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1): 38-46.
 [31] 赵晓颖, 郑军, 陶源, 等. 绿色生产目标下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偏好及异质性分析——基于选择实验方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 281-296.
 [32] 赵雪, 孟凡平. 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模式与推进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 2024, (3): 57-59.
 [33] 钟真, 胡珺祎, 曹世祥. 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路线竞争”还是“相得益彰”?——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10): 52-70.
 [34] 钟真, 赵雪娇. 李思雯. 社会化服务与经营主体的农业产量水平——基于能值理论的分析框架[J]. 农业技术经济, 2024, (9): 86-105.
 [35] 周丽, 高强, 郭小燕. 农户加入合作社的耕地质量保护效应[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4, (4): 518-526.
 [36] 朱红根, 康兰媛. 农民工创业动机及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5个县市的438个返乡创业农民工样本[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5): 59-66.
 [37] 邹玉友, 高凤洁, 马国巍, 等. 农民职业化与主观福祉:基于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 (5): 75-84.
 [38] Deb P, Trivedi K P.Maximum simulated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a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with multinomial endogenous treatment[J]. The Stata Journal, 2006, 6(2): 246-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