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昉. 经济学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J]. 劳动经济研究,2019,(2):3-20. [2] 陈方若. 安泰纵横集(第一辑)[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3] 程恩富,刘美平. 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分析与培育路径[J]. 上海经济研究,2024,(5):5-15. [4] 付文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于“跨越—稳定—超越”的三维阐释[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2): 3-12. [5] 韩喜平,马丽娟.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2024,(2):20-29. [6] 韩永辉.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 胡洪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 经济学家,2023,(12):16-25. [8] 贾丽民,赵聪. 大历史观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 理论探讨,2022,(5):95-101. [9] 李剑. 新科技革命何以促进共同富裕: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秩序[J]. 新视野,2023,(2):121-128. [10] 刘泉红,徐建伟. 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N]. 经济日报,2024-02-28(010). [11] 刘伟. 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J]. 经济研究,2024,(3):4-11. [12] 罗叶丹,褚湜婧. 矛盾论视域下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初探[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5-42. [13] 乔榛,徐宏鑫. 生产力历史演进中的新质生产力地位与功能[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34-43+168. [14] 秦荣生,赖家材. 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5] 任保平.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与任务[J]. 经济问题,2024,(5):1-6. [16] 孙绍勇. 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与实践指向[J]. 山东社会科学,2024,(1):22-30. [1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8]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9] 习近平.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1] 习近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2] 习近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 求是,2024,(11):4-8. [23] 项久雨,王永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发展历程和时代进路[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0):5-16. [24] 薛英杰,屈满学. 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N]. 光明日报,2023-07-03(006). [25] 燕连福,牛刚刚.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2):82-90. [26] 翟本瑞. 心灵机器时代的自我认同[J]. 社会学评论,2020,(3):72-89. [27] 张永凯.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28] 张燕生.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N]. 经济日报,2023-06-18(006). [29] 赵小燕. 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N]. 人民日报,2023-09-05(005). [3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a. [3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b. [3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c. [3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4] 周勇. 在共同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概念辨析、内在机制与中国道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23,(6):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