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黎明. 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动力[J]. 人民论坛,2024,(6):23-25. [2] 侯为民. 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5): 16-30. [3] 黄群慧,盛方富.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 改革,2024,(2):15-24. [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环境伦理学: 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 杨通进,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 李敦瑞. 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蕴和推进路向[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92-103. [6] 刘文祥,赵庆寺.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4):13-23. [7] 罗铭杰. 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内涵论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2):11-19. [8] 默里·布克金. 自由生态学: 等级制的出现与消解[M]. 郇庆治,译.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9] 齐承水.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J]. 经济学家,2024,(7):15-23. [10] 任保平. 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J]. 经济研究,2024,(3):12-19. [11] 盛朝迅.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J]. 经济纵横,2024,(2):31-40. [12] 唐纳德·沃斯特. 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 侯文蕙,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 王朝科. 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J]. 上海经济研究,2024,(3):14-30. [14] 王桂艳,王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J]. 河南社会科学,2024,(5): 58-64. [15]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6] 习近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a. [17] 习近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b. [18] 习近平.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2024-02-02(01). [19]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 刘仁胜,肖峰,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 张三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绿色健康生活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24,(4):27-34. [2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六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a. [2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b. [2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c. [2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d. [2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a. [2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b. [2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c. [2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d. [30] 祝志勇,李亚男.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 湖湘论坛,2024,(4):5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