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崇杰. 微时代的文化政治与美学之维——历史理性面临的新选择[J]. 文学与文化,2014,(3):70-81. [2] 王小平. “微时代”微文化的“文化政治”阐释阅读[J]. 文学与文化,2014,(3):82-90. [3] 高小康. 从微时代到APP:后—后现代美学的互空间性[J]. 文艺研究,2016,(2):5-12. [4] 王德胜. “微时代”的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2014,(5):162-167. [5] 周志强. 微话语、微客与“复杂思想”的消解[J]. 探索与争鸣,2014,(7):23-25. [6] 周宪. 时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J]. 学术月刊,2014,(12):5-12. [7] 金雅. 微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生活的艺术化[J]. 艺术百家,2014,(6):72-75. [8] 唐善林. “微时代”审美及其文化反思[J]. 中国文学批评,2015,(4):92-100,128. [9] [德]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下)[M].孙周兴,译.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165. [10]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 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4. [11]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 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2. [12] [加]哈罗德·伊尼斯. 传播的偏向[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13] 卞孝萱. 郑板桥全集[M]. 济南:齐鲁书社,1985:199. [14] [战国]庄周战国]庄周. 庄子[M]. 方勇,译.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53. [15] [加]麦克卢汉,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6. [16] [美]马克·利维. 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J]. 木雨,译.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1):8-15. [17] [美]曼纽尔·卡斯特尔. 网络生活中的传媒、权力与反权力[A]. 孙绍谊,张程,译. 孙绍谊,郑涵. 新媒体与文化转型[C].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240. [18] [加]罗伯特·洛根. 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2-63. [19] [加]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M].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0. [20] [法]梅洛-庞蒂. 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M]. 王东亮,译.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24-25. [21] Haraway,Donna.A Cyborg Manifesto: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A]. Simians,Cyborgs and Women: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C]. New York:Routledge,1991:149-153. [22] Don Ihde.Postphenomenology and Technoscience[M].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9:42-43. [23] [美]保罗·莱文森. 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 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56. [24] [德]康德. 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4. [25] [德]黑格尔. 美学第一卷[M]. 朱光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59. [26] [美]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M]. 滕守尧,朱疆源,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24. [27] [南朝梁]刘勰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A].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4. [28] [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A].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9. [29] [美]亨利·詹金斯. 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 杜永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0. [30] [美]凯斯·R. 桑斯坦. 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 毕竞悦,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5. [31] 陆涛. 媒介效果与威廉·斯蒂芬森的“乐得理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20,(7):8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