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褚睿刚. 专门税与传统税的辩争: 数据税立法模式的体系性检思[J]. 税务研究, 2025, (2): 51-58. [2] 杜丽娟. 国家税务总局: 去年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6万亿元[N]. 中国经营报,2025-02-17, 第A03版. [3] 葛敬书, 毕凌波, 邱晓峰. 日本税制改革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税收, 2021, (5): 30-35. [4] 谷成, 秦亦兵, 王巍. 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税收思考[J]. 国际税收, 2025, (1): 29-35. [5] 韩仁月, 李润雨. 碳中和目标下日本促进能源转型的财税政策[J]. 现代日本经济, 2022, (2): 20-35. [6] 何代欣, 郑淼云, 周赟媞, 等. 充实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税收政策工具箱[J]. 国际税收, 2025, (1): 14-28. [7] 匡小平, 李超龙. 以深化分税制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逻辑分析与策略创新[J]. 当代财经, 2025, (3): 30-39. [8] 李三希, 王泰茗, 刘小鲁. 数据投资、数据共享与数据产权分配[J]. 经济研究, 2023, (7): 139-155. [9] 李夏旭. 论数据要素的分层课税机制[J]. 税务研究, 2023, (3): 112-118. [10] 李燕, 陆帆, 孙文晖. 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财税问题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4, (10): 3-13. [11] 李永强. 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 红旗文稿, 2024, (6): 15-18+1. [12] 廖小明, 杨懿.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探赜[J]. 理论与改革, 2024, (5): 24-39+161-162. [13] 刘剑文. 发挥税法力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J]. 税务研究, 2024, (5): 24-28. [14] 陶然, 柳华平, 周可芝. 税收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思考[J]. 税务研究, 2023, (12): 16-21. [15] 屠新泉, 曾瑞. 美国清洁能源补贴政策新动向、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分析[J]. 浙江学刊, 2024, (1): 137-143. [16] 王宝顺, 刘冰熙, 张燕. 智慧税务赋能新质生产力: 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J]. 财政科学, 2024, (12): 47-57. [17] 王平.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 塑造与调适[J]. 当代经济研究,2024, (7): 5-15. [18] 王婷婷. 资源税扩围的法理逻辑与路径选择[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 (5): 120-131. [19] 王志刚, 胡宁宁. 新质生产力与财税体制改革: 发展逻辑与现实路径[J]. 财政研究, 2024, (9): 55-70. [20]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N]. 人民日报, 2024-03-01, 第9版. [21] 席鹏辉, 李瑶. 转变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专利盒”政策实践与启示[J]. 税务研究, 2024, (9): 37-43. [22] 谢芬, 杨颖. 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税收政策探析[J]. 税务研究, 2024, (2): 120-125. [23] 徐捷. 税收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J]. 当代财经, 2024, (10): 30-43. [24] 杨志勇. 数字资产税征收的国际实践与我国的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 2020, (11): 102-110. [25] 曾军平. 税收该如何助推形成新质生产力?[J]. 税务研究, 2023, (12): 12-15. [26] 赵书博, 姜明耀, 李昂. 全球碳定价的发展趋势、改革路径及中国借鉴[J]. 亚太经济, 2024, (5): 13-24. [27] Dalia S, Indre S, Edmundas K Z, et al.The impact of greening tax systems on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Baltic States[[J]. Energies, 2018, 11(5): 1-29. [28] OECD. Tax Administration 3.0: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R]. OECD Publishing, Paris,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