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岑磊, 谷慎.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J]. 财政研究, 2016, (4): 26-38. [2] 杜勇, 张欢, 陈建英. 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2): 113-131. [3] 顾海峰, 卞雨晨. 跨境资本流动、银行竞争与出口企业风险承担[J]. 国际金融研究, 2022, (11): 64-74. [4] 何国华, 徐梦洁. 宏观审慎政策调节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有效性——基于银行稳定性视角[J]. 国际金融研究, 2022, (8): 65-75. [5] 胡小文. 信贷审慎与跨境资本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22, (6): 103-116+137. [6] 黄宏斌, 翟淑萍, 陈静楠. 企业生命周期、融资方式与融资约束——基于投资者情绪调节效应的研究[J]. 金融研究, 2016, (7): 96-112. [7] 黄继承, 姚驰, 姜伊晴, 等.“双支柱”调控的微观稳定效应研究[J]. 金融研究, 2020, (7): 1-20. [8] 兰晓梅, 杨胜刚, 陈百助.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跨境融资与企业外币借贷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 2022, (2): 26-41+134-135. [9] 李建军, 韩珣.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营风险[J]. 经济研究, 2019, (8): 21-35. [10] 李小胜, 宋马林. 宏观审慎政策、金融摩擦与政府支出乘数研究[J]. 当代财经, 2024, (8): 72-84. [11] 陆磊, 李力, 冯业倩, 等.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与外部输入性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 2022, (10): 18-34. [12] 马勇, 陈点点. 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J]. 国际金融研究, 2020, (3): 13-22. [13] 苗文龙. 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效果检验[J]. 当代财经, 2021, (3): 53-65. [14] 谭小芬, 耿亚莹, 苟琴. 跨境资本流动、信贷配置风险与银行体系稳定[J]. 经济研究, 2024, (1): 129-147. [15] 王爱俭, 王璟怡.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J]. 经济研究, 2014, (4): 17-31. [16] 王勇. 宏观审慎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有效性研究[J]. 当代财经, 2018, (3): 12-22. [17] 严宝玉.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顺周期性、预警指标和逆周期管理[J]. 金融研究, 2018, (6): 22-39. [18] 喻海燕, 赵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及适用性[J]. 国际金融研究, 2022, (10): 3-14. [19] 虞梦微, 谭小芬, 宋佳馨. 全球金融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和跨境资本流动——兼论“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之争[J]. 金融研究, 2024, (6): 1-19. [20] 张成思, 张步昙. 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J]. 经济研究, 2016, (12): 32-46. [21] 张亦春, 胡晓.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J]. 金融研究, 2010, (5): 30-40. [22] 赵芮, 曹廷贵.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企业风险:对冲效应抑或扩大效应[J]. 当代财经, 2021, (6): 64-77. [23] Cerutti E, Claessens S, Laeven L.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New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17, 28: 203-224. [24] Meuleman E, Vennet R V.Macro prudential policy and bank systemic risk[J/OL].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20, 47: 100724. [25] Unsal D F.Capital flow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respon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 2013, 9(1): 233-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