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华彰, 戚振东, 刘军, 丁传栋, 石真, 沈甜. 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研究[J]. 审计研究, 2020, (5): 3-9. [2] 肖宏伟, 易丹辉. 中国区域工业碳排放空间计量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8): 1-11. [3] 徐盈之, 王书斌. 碳减排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41-50. [4] 卢娜, 王为东, 王淼, 张财经, 陆华良. 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5): 30-39. [5] 李治国, 王杰.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空间减排效应:准自然实验与政策溢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1): 26-36. [6] 孙振清, 李欢欢, 刘保留. 空间关联视角下协同创新效率对区域碳减排的影响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5): 23-32. [7] 蔡春, 谢柳芳, 王彪华. 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政府治理——以环境污染为视角[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 91-104. [8] 王帆. 英国低碳审计:回顾、框架、启示[J]. 经济与管理, 2010, (11): 70-74 [9] 黄溶冰, 王丽艳. 环境审计在碳减排中的应用:案例与启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8): 86-90. [10] 张瑞萍, 杨肃昌. 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实现的逻辑路径[J].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2): 170-173. [11] 张龙平, 李苗苗, 陈丽红. 国家审计会影响低碳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 (5): 9-21. [12] 黄溶冰, 赵谦, 王丽艳.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空气污染防治:“和谐锦标赛”还是“环保资格赛”[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10): 23-41. [13] 崔雯雯, 张立民. 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J]. 当代财经, 2016, (5): 120-127. [14] 刘家义. 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6): 60-72+206. [15] 郑石桥. 基于审计组织成熟度模型的审计本质思考[J]. 中国内部审计, 2014, (2): 18-23. [16] 关鑫, 王树堂, 郭昕, 王金生. 关于环境损害评估与跨界环境治理的思考[J]. 环境保护, 2016, (6): 56-58. [17] 赵勇, 魏后凯. 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 管理世界, 2015, (8): 14-29+187. [18] 廖义刚. 国家审计与地方政府治理:作用与路径[J]. 当代财经, 2014, (6): 123-129. [19] Shan Y.L., Liu J. H., Liu Z., Xu X. W. H., Wang P., Guan D. B. New Provincial CO2, Emission Inventories in China Based on Apparent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and Updated Emission Factors[J]. Applied Energy, 2016, 73(3): 54-69. [20] 韩峰, 胡玉珠, 陈祖华. 国家审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0, (1): 29-40. [21] 谭建立, 赵哲. 财政支出结构、新型城镇化与碳减排效应[J]. 当代财经, 2021, (8): 28-40. [22] 薛飞, 周民良. 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的减排效应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21, (6): 11-21. [23] 陈彦光. 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J]. 地理研究, 2009, (6): 1449-1463. [24] Kapoor M., Kelejian H.H., Prucha I. R. Panel Data Models with Spatially Correlated Error Component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7, 140(1): 97-130. [25] Lesage J.P., Pace P. K.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 New York: Chapman and Hall/CRC, 2009. [26] 陈诗一.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 世界经济, 2011, (4): 124-143. [27] 陈丽红, 张龙平, 朱海燕. 国家审计能发挥反腐败作用吗?[J]. 审计研究, 2016, (3): 48-55. [28] 蔡春, 郑开放, 王朋. 政府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J]. 审计研究, 2021, (4): 3-13. [29] 贾康, 苏京春. 胡焕庸线:从我国基本国情看“半壁压强型”环境压力与针对性能源、环境战略策略——供给管理的重大课题[J]. 财政研究, 2015, (4): 20-39. [30] 张梅, 黄贤金, 揣小伟, 朱振宇, 汪煜. 胡焕庸线两侧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其碳排放差异[J]. 资源科学, 2019, (7): 1262-1273. [31] 喻开志, 王小军, 张楠楠. 国家审计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吗?[J]. 审计研究, 2020, (2): 43-51. [32] 邓奎.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化倒逼机制[J].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4): 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