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lmer T.B., Wiseman R. M. Decoupling Risk Taking from Income Stream Uncertainty:A Holistic Model of Risk[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11):1036-1062. [2] Bromiley P.Testing a Causal Model of Corporate Risk Taking and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34(1):37-59. [3] John K., Litov L., Yeung B.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isk-Taking[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8, 63(4):1679-1728. [4] Ferris S.P., Javakhadze D., Rajkovic T. CEO Social Capital, Risk-Taking and Corporate Policie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7, 47(12):46-71. [5] 黄亮雄,马明辉,王贤彬.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了企业风险承担吗?——基于市场和政府双重视角的考察[J]. 财经研究,2021,(1):62-93. [6] 李文贵,余明桂. 所有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J]. 中国工业经济,2012,(12):115-127. [7] 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J]. 金融研究,2013,(1):149-163. [8] 苏坤. 管理层股权激励、风险承担与资本配置效率[J]. 管理科学,2015,(3):14-25. [9] 张洪辉,章琳一. 产权差异、晋升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J]. 经济管理,2016,(5):110-121. [10] 吕文栋,林琳,赵杨. 名人CEO与企业战略风险承担[J]. 中国软科学,2020,(12):120-133. [11] 马宁,王雷. 企业生命周期、竞争战略与风险承担[J]. 当代财经,2018,(5):70-80. [12] 邱强,卜华,陈健. 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选择与风险承担——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研究[J]. 当代财经,2018,(1):122-132. [13] 张敏,童丽静,许浩然. 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2015,(11):161-175. [14] 宋增基,冯莉茗,谭兴民. 国有股权、民营企业家参政与企业融资便利性——来自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4,(12):133-147. [15] 余汉,杨中仑,宋增基. 国有股权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好处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2017,(4):109-119. [16] 罗宏,秦际栋. 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济,2019,(7):174-192. [17] 李广子,刘力. 债务融资成本与民营信贷歧视[J]. 金融研究,2009,(12):137-150. [18] 刘小玄. 企业边界的重新确定:分立式的产权重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一种改制模式[J]. 经济研究,2001,(4):3-13+94. [19] 李端生,宋璐.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成立提高企业价值了吗?——来自中央企业和省级改革试点的经验证据[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0):103-120. [20] 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36-50. [21] 林毅夫,李志赟.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 经济研究,2004,(2):17-27. [22] 田昆儒,蒋勇. 国有股权比例优化区间研究——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J]. 当代财经,2015,(6):107-117. [23] Claessens S., Tzioumis K.Measuring Firms' Access to Finance[R]. World Bank, 2006. [24] 罗党论,甄丽明. 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08,(12):164-178. [25] Miller K.D., Bromiley P. Strategic Risk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A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Risk Measur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33(4):756-779. [26] 鞠晓生,卢荻,虞义华. 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 经济研究,2013,(1):4-16. [27] 罗琦,孔维煜,李辉.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基于委托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研究[J]. 改革,2020,(5):108-121. [28] 张志宏,朱晓琳. 产权性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3):14-22. [29] 田利辉. 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U型曲线和政府股东两手论[J]. 经济研究,2005,(10):48-58. [30] 王小鲁,樊纲,胡李鹏.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1]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5):614-620. [32] Preacher K., Hayes A.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J]. Behavioral Research Methods, 2008, 40(3):879-891. [33] 李广子,熊德华,刘力. 中小银行发展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兼析产生影响的多重中介效应[J]. 金融研究,2016,(12):7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