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瞿强,王磊. 由金融危机反思货币信用理论[J]. 金融研究,2012,(12):1-10. [2] 陈雨露. 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J]. 国际金融研究,2015,(6):3-11. [3] 刘洪军. 西方货币理论的逻辑矛盾及其根源[J]. 南开经济研究,2004,(2):46-50. [4] 韦森. 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的本质:历史与现实[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5):74-77+80. [5] Innes M.The Credit Theory of Money[J]. Banking Law Journal, 1914, (1): 151-68. [6] Ingham G.Money Is a Social Relation[J].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1996, 54(4): 243-75. [7] Hudson M.The Archaeology of Money: Debt versus Barter Theories of Money's Origins[A]. Wray L. R. Credit and State Theories of Money: the Contributions of A. Mitchell Innes[C].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4: 99-127. [8] 徐鸣. 论货币的“象、数、理”:基于马克思货币观的哲学阐释[J]. 当代财经,2009,(11):12-20. [9] 李黎力,张红梅. 基于交易与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之比较[J]. 当代财经,2014,(10):57-66. [10]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 汪丁丁. 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逻辑与历史的冲突和统一[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2] 刘召峰. 《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J]. 教学与研究,2012,(1):19-25. [1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4] 王拴乾. 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分析方法[J]. 实事求是,1987,(4):35-39. [15] 斯拉法.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郭大力,王亚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6]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 郭大力,王亚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7] 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 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8] 康芒斯. 制度经济学(下册)[M]. 于树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9] 杨兴业,邹广文. 论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学解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21-26. [20] 希克斯. 经济史理论[M]. 厉以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1] Polanyi K., Arensberg C.M., Pearson H. W.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Economies in History and Theory[C]. Chicago:Henry Regnery Company, 1957. [22] 韦伯. 经济通史[M]. 姚曾廙,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3] 栗本慎一郎. 经济人类学[M]. 王名,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 艾森斯坦. 货币革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博弈[M]. 彭哲,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5] 格雷伯. 债[M]. 孙碳,董子云,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6] 韦森. 货币、货币哲学与货币数量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61-67+207. [27]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