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志彪. 重构国家价值链:转变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4):1-14. [2] 平新乔. 垂直专门化、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关系[R].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5005,2005. [3] World Bank Group.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GVC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R]. Glob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Report, 2017. [4] 黎峰. 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6,(3):52-67. [5] 倪红福,夏杰长. 中国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其变化[J].财贸经济,2016,(10):87-100. [6] 金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7] 姜波克,刘沁清. 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7-54. [8] 钱学锋,王胜,黄云湖,王菊蓉. 进口种类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世界经济,2011,(5):3-25. [9] Manova K., Zhang Z.Exporting Prices across Firms and Destination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2, 127(1): 379-436. [10] 武力超,张馨月,关悦. 中国贸易产品多样性的测度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7):40-58. [11] 诸竹君,黄先海,宋学印,胡馨月,王煌. 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式创新与中国企业加成率动态[J].世界经济,2017,(8):53-77. [12] 戴翔,金碚. 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研究,2014,(7):4-17. [13] 高翔,刘啟仁,黄建忠.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事实与机制[J].世界经济,2018,(10):26-50. [14] 张杰,刘东.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5):48-55. [15] Eaton J., Kortum S.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J]. Econometrica, 2002, 70(5): 1741-1779. [16] Antras P., Chor D.Organizi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J]. Econometrica, 2013, 81(6): 2127-2204. [17] Bernard A.B., Moxnesz A., Saitox Y. U. Production Networks, Geography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9, 127(2): 639-688. [18] Egger H., Egger P.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Low-skilled Labour in the EU[J]. Economic Inquiry, 2006, 44(1): 98-108. [19] Rodrik D. New Technologies, Global Value Chains,Developing Economies[R]. NBER Working Paper No.25164, 2018. [20] Poncet S., Xu M.N. Quality Screening and Trade Intermediaries: Evidence from China[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8, 26(1): 223-256. [21] 李胜旗,毛其淋. 制造业上游垄断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7,(3):101-119. [22] 张杰,陈志远,刘元春.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J].经济研究,2013,(10):124-137. [23] 张杰,刘志彪,郑江淮. 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7):47-55. [24] 潘文卿,李跟强. 中国区域的国家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区域互动与增值收益[J].经济研究,2018,(3):171-185. [25] 任保平,李禹墨.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3. [26] 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1):4-14. [27] 金碚.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5-13. [28] 张进财,左小德.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管理世界,2013,(10):172-173. [29] 王一鸣. 中国经济新一轮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J].管理世界,2017,(2):1-14. [30] 李巧华. 新时代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财经科学,2019,(6):57-69. [31] 路风,余永定.“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J].中国社会科学,2012,(6):91-114. [32] 王万珺,刘小玄. 为什么僵尸企业能够长期生存[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61-79. [33] 宣烨. 本地市场规模、交易成本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J].财贸经济,2013,(8):117-127. [34] 徐毅,张二震.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03-113. [35] 周密,刘秉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17,(2):6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