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百军. 审计绩效、审计治理结构与对政府审计制度效率的比较因素分析[J]. 审计研究, 2008, (2): 26-32. [2] 董大胜. 国家、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中国国情的分析[J]. 审计研究, 2018, (5): 3-11. [3] 郑石桥, 尹平. 审计机关地位、审计妥协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J]. 审计研究, 2010, (6): 53-58. [4] 郑石桥, 和秀星, 许莉.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制度冲突理论架构[J]. 会计研究, 2011, (7): 85-91. [5] 王芳, 周红, 任康. 审计体制、审计方式与政府审计质量——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J]. 当代财经, 2012, (8): 106-119. [6] 吴秋生, 郭檬楠.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有效性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市两级审计机关的证据[J]. 中国审计评论, 2017, (2): 1-11. [7] 王成龙, 冉明东, 刘思义. 国家审计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以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为背景[J]. 财政研究, 2018, (10): 117-129. [8] 马曙光. 政府审计人员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J]. 审计研究, 2007, (3): 24-29. [9] 赵劲松. 关于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特征的一个分析框架[J]. 审计研究, 2005, (4): 65-68. [10] 郭檬楠, 吴秋生. 国家审计全覆盖、国资委职能转变与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J]. 审计研究, 2018, (6): 25-32. [11] 项俊波.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J]. 审计研究, 2001, (6): 18-23. [12] 陈宋生,董旌瑞,潘爽. 审计监管抑制盈余管理了吗?[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 (3): 10-20. [13] 王兵, 鲍圣婴, 阚京华. 国家审计能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吗?[J]. 会计研究, 2017, (9): 83-89+97. [14] 池国华, 郭芮佳, 王会金. 政府审计能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吗——基于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19,(1):31-41. [15] 蔡利, 马可哪呐. 政府审计与国企治理效率——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4, (6):48-56. [16] 曹霞. 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 (2):99-101. [17] 程军,刘玉玉. 国家审计与地方国有企业创新——基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视角[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2):82-92. [18] 杨瑞龙,王元,聂辉华. “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J]. 管理世界, 2013, (3):29-39. [19] 潘红波, 夏新平, 余明桂.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J]. 经济研究, 2008, (4): 41-53. [20] Baron R.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 1173-1182. [21] 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5): 731-745. [22] Bertrand M., Mullainathan S.Enjoying the Quiet Lif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nagerial Preferenc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1(5): 1043-1075. [23] Mattlin M..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New Approach to Ownership and Financial Control of Strategic State-Owned Enterprises[EB/OL]. (2007-07-19)[2020-09-11], Bank of Finland Discussion Paper, No.10/2007, http://www.bof.fi/bofit_en/index.htm. [24] 张治栋, 樊继达.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 47-55. [25] Jiang G., Lee C.M. C., Yue H. Tunneling through Intercorporate Loans: The China Experie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8(1):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