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金龙.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N]. 光明日报,2024-09-02(6). [2]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顾明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J]. 教育研究,2024,(9):4-8. [4] 林建华.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逻辑机理[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10):5-15. [5] 林棵,王建华. 以提升党建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于党的二十大修改党章的视角[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2):13-23. [6] 刘伟兵. 创造何种新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开创性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3-12. [7] 刘宗灵,张雨桐.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个重大关系论析[J]. 学习与实践,2024,(10):14-24. [8] 吴海江.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道——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看[J]. 思想理论教育,2024,(11) :12-18.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 习近平.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1] 习近平.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J]. 求是,2021,(18):4-15. [12] 习近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3] 习近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 求是,2024a,(11):4-8. [14] 习近平.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J]. 求是,2024b,(14):4-14. [15]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J]. 求是,2024c,(16):4-11. [16] 于东超.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 理论探讨,2024,(5):107-113. [1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0] 邹小华, 高洋洋.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1): 15-24. [2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