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华. 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差异化制度设计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 (3): 169-174. [2] 曹艳春. 农村低保制度对贫困群体生活水平改善效应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6): 88-97. [3] 陈梦, 王积龙, 邢亚琳. 乡土中国调查:社会资本理论下村民环保传播的实证研究[J]. 新闻界, 2022, (5): 51-61. [4] 陈燕凤, 夏庆杰, 李实. 中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变迁(1995—2018)[J]. 社会科学战线, 2021, (6): 108-118. [5] 杜运周, 贾良定.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 管理世界, 2017, (6): 155-167. [6] 郭丽燕, 庄惠明. 人力资本流动、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 东南学术, 2022, (3): 148-158. [7] 韩华为, 高琴.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瞄准精度和减贫效果——基于2013和2018年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2021, (4): 78-92. [8] 韩央迪, 李迎生. 中国农民福利:供给模式、实现机制与政策展望[J].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5): 13-24. [9] 何植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 81-85. [10] 何祚庥. 理论经济物理学——推荐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领域[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 152-167. [11] 寇浩宁, 李平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固化”及其成因探究——基于政策执行视角[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7, (6): 84-90. [12] 刘亚娟.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目标下的农村住房保障制度设计[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 (1): 246-253. [13] 刘一伟. “错位”还是“精准”:最低生活保障与农户多维贫困[J]. 现代经济探讨, 2018, (4): 109-115. [14] 刘元春, 阎衍春. 2014—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步入“新常态”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3): 5-33. [15] 吕丹, 白凡, 张军涛. 保留农地权益会影响就近城镇化农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吗——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24, (5): 58-75. [16] 马兴祥, 王欣芳.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 当代传播, 2018,(6): 104-107. [17] 欧阳宗尚, 苏蕴, 张杨洋, 等. 基于安德森模型的河南省老年人自我医疗影响因素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 (2): 191-195. [18] 施小雪. 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逻辑[J]. 知识产权, 2022, (2): 66-85. [19] 夏珺, 李春根.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效率静态状况及动态变化——基于200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 79-87. [20] 杨春华, 姚逸苇. 何谓“农村空心化”?—— 一个结构化的概念分析视角[J]. 农村经济, 2021, (7) : 79-86. [21] 杨穗, 高琴. 最低生活保障对收入贫困和消费支出的影响[J]. 社会保障研究, 2019, (5): 63-78. [22] 尹汉宁. 构建反映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经济发展理论[J]. 红旗文稿, 2019, (6): 4-8. [23] 张放. 影响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因素——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J]. 情报杂志, 2023, (1): 133-141. [24] 张乃亭.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与支付能力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7): 142-147. [25] 赵云芬, 赵新. 法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立法设计[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1, (6): 83-93. [26] Garcia-Castro R, Ariño M A.A general approach to panel data set-theoretic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016, 1(1): 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