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包庚.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百年探索实践与原创性贡献[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1+227.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刘同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 中国社会科学,2018,(7):4-21+204. [5] 李包庚.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 中国社会科学,2020,(4):4-26. [6] 任平. 论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思想解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1):1-8. [7] 任平,郭一丁. 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J]. 江苏社会科学,2019,(2):1-12+257. [8] 王泽应.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14.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0] 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 人民日报,2013-06-01(01). [11] 周宗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实践与时代价值[EB/OL]. (2019-03-29) [2022-09-1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29/c40531-31002108.html. [12] 福田康夫.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所有人幸福(国际论坛)[N]. 人民日报,2018-04-09(21). [13] 梅景辉,骆祥慧.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三重逻辑及当代价值[J]. 江苏社会科学,2021,(4):19-27+241. [1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经济学哲学手稿[M]. 何思敬,译. 宗白华,校.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5] 耿步健,张岩.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根基[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9+22. [16] 人民日报评论部.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17] 李学仁.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 人民日报,2005-09-16(01). [18] 阮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密码[J]. 理论探索,2022,(5):80-88. [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降3%[EB/OL]. (2020-04-15) [2022-09-13]http://za.mofcom.gov.cn/article/f/202004/20200402955605.shtml. [2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21] 田宇. 人民网评:“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EB/OL]. (2021-11-02) [2022-09-13].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122/c223228-32288737.html. [22] 李长成. 论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方案:理念、制度与实践[J]. 湖湘论坛,2022,(3):5-16. [23] 习近平. 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N]. 人民日报,2017-01-18(03). [24] 中国对全球抗疫和经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EB/OL]. (2022-05-06) [2022-09-13].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205/t20220506_1324299.html?code=&state=123. [25]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