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代月.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国家治理观上的实质分歧[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6):132-142. [2] 冯留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3):36-42,159-160. [3] 李泉. 治理理论的谱系与转型中国[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0-137. [4] 臧雷振. 治理类型的多样性演化与比较——求索国家治理逻辑[J]. 公共管理学报,2011,(4):40-49,124. [5] 段妍.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路[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1):8-15. [6] 吴晓明. “中国方案”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J]. 中国社会科学,2017,(10):5-16. [7] 肖文燕,罗春喜. 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6):11-19. [8] 朱文琦,祝志男. 国家治理效能:基于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J]. 求实,2020,(3):18-30,109-110. [9] 姜辉,张贺. 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实现“中国之治”[N]. 人民日报,2020-01-07(10). [10] 王绍光. 中国的政道和治道——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读书会记实[J]. 经济导刊,2015,(7):74-78. [11] (英)鲍勃·杰索普. 治理与元治理:必要的反思性、必要的多样性和必要的反讽性[J]. 程浩,译. 国外理论动态,2014,(5):14-22. [12] (法)福柯. 生命政治的诞生[J]. 汪民安,译.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9):75-76. [1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7. [14] 毛泽东.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A].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代表早期文稿选编(1917.11—1923.7)(上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36. [15]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大事记[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71. [17] 毛泽东. 对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草稿)》的批语和修改(1954年9月)[A].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49. [18] 严复. 论世变之亟[A]. 任继愈. 中华传世文选晚清文选[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675. [19]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20]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21]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求是,2007,(21):3-22. [2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党的文献,2016,(4):3-10. [23] (匈)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 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89. [24] (英)约翰·阿克顿. 自由史论(修订本)[M]. 胡传胜,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