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治,张少华. 数字经济、空间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基于中国274座城市数据的异质性研究[J]. 管理学刊,2023,(1):84-101. [2]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 经济学(季刊),2020, (4):1401-1418. [3] 黄益平,陶坤玉. 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革命:发展、影响与监管启示[J]. 国际经济论,2019,(6):24-35. [4] 洪名勇,田梦婕. 自然禀赋、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6):92-103. [5] 李杏,高登云,尹敬东.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改善了居民收入结构?——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 江苏社会科学,2022,(6):118-127. [6] 梁双陆, 刘培培.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1):33-41. [7] 强国令,商城. 数字普惠金融、家庭财富与共同富裕[J]. 南方经济,2022,(8):22-38. [8] 宋科,刘家琳,李宙甲. 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吗?——兼论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效应[J]. 中国软科学,2022,(6):133-145. [9] 宋晓玲.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J]. 财经科学,2017,(6):14-25. [10] 陶云清,曹雨阳. 数字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模型与微观证据[J]. 金融学季刊,2021,(37):18-34. [11] 王永仓,王小华. 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民增收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56-77. [12] 温兴琦,覃谊,彭兰乂,等. 数字鸿沟与个体创业选择——基于城乡差距视角[J]. 珞珈管理评论,2023,(2):35-59. [13] 吴海涛,秦小迪. 数字普惠金融、家庭创业与城乡财富不平等[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121-132. [14] 赵亚雄,王修华. 数字普惠金融、家庭相对收入及脆弱性——兼论多维“鸿沟”的影响[J]. 金融研究,2022,(10):77-97. [15] 张贺,白钦先. 数字普惠金融减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面板门槛回归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8,(10):122-129. [16] 张乐柱,高士然. 金融普惠逻辑、数字化转型与城乡收入差距[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07-117. [17] 张良成,郭瑞硕,舒长江. 数字经济赋能高新技术产业韧性: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2):53-66. [18]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经济研究,2019,(8):71-86. [19] 周利,冯大伟,易行健.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J]. 经济学家,2020,(5):99-108. [20] Kapoor A.Financial inclus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dian economy[J]. Futures, 2013, (10): 35-42. [21] Sarma M, Pais J.Financial inclusion an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1,23(5): 613-628. [22] Shen Y,Huang Y.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6, (3): 221-224. |